91.天地(下)-《重生炒成女厨神》


    第(2/3)页

    即使是寒江雪出菜单的那位“主厨”,高文松尽管觉得食物好吃,却是从来都不在公开场合提过那个人的厨艺。

    而这个小女孩,刚才一开场大家讨论的时候,他们就听出来了,他对这小姑娘还是挺看好的。

    人的味觉与生俱来,很多时说是怀念家乡,其实是有家乡的食物情结。

    人的口味也跟从小生长的环境、小时候的经历相关。

    在陵镇,三岁定八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的口味。

    想家的时候,叉一块煎得外焦里嫩的鱼肉,再扒一口清水白粥,眼泪都能滚到眼眶走一遭。

    味蕾,总是感性的。

    “小时候每家人都爱在门口摆一筛芝麻,晒干了,椿碎,加白糖放进玻璃身绿皮铁盖的罐子里腌着,腌得差不多了,拿来包汤圆。没放进去腌的,就磨成粉,煮芝麻糊。”

    汤芫把面前的盘子向前稍微一移,在芝麻香的中心,从容地陈述她做这道菜的初衷。

    省台的记者还是有点特权的,二话不说申请临时进场。

    此刻,汤芫面前,只有省台醒目的麦克风。

    其他记者在场外场外气得差点儿没把高跟鞋跺断——谁知道还能申请临时进场呢!

    高文松鼻子轻轻一吸,在芝麻的浓香中,咸香的奶酪味突围而出。

    另外四人还沉浸在这芝麻的香气中时,高文松微笑着问:“奶酪?”

    汤芫浅笑:“咸奶酪。”

    另外四人本来还想着,不过是一道奶糊,看这小姑娘桌子上的材料,就知道是煮山药泥。不过这不规则的飞边太极图,倒是特别应“天地”的主题,而且不是整整齐齐的边界,而是飞散开的边缘,倒让人感觉这太极在转动。

    这就是小姑娘的小心思所在,不得不说,看着让人眼前一亮!

    “天地未开,混沌之初,是为……”

    大屏幕上,原来卡在高文松和四个评委在汤芫的桌子前的中景,面画里评委和汤芫各站一边,一间是那盘仿佛无风自动的太极。

    因为汤芫话说到一半就停顿,镜头直接推进,给了汤芫大特写。

    画面里的汤芫从容淡定,年轻的脸上透着让对手恨不得撕碎的自信和青春。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稳而洪亮:“太极。”

    这两个字一出,现场的人都同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鸡皮都泛起了一层。

    奶香溢鼻,香润滑口,在舌尖漫开饱满而细腻的咸香。

    高文松没来由就想起小时候亲戚送的一罐奶酪,装在最简单的玻璃罐子里,面上套着密气的橡胶盖。他当时最爱吃这种奶酪,碗口大,咸香绵长,吃一口,那香味能从喉咙钻到鼻子里去。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高文松能吃到的奶酪种类也越来越多。

    深受法国贵族宠爱的布里奶酪外皮总是受人嫌弃,高文松倒可以接受,口味清淡,口感弹牙,配着香槟吃,偷一点法国贵族的高雅,然而味道却不是记忆里的味道。

    还有口感温和的修道院奶酪也合高文松的口味,然而却没有小时候那口奶酪的味道冲击,吃完总感觉心里空空落落。

    比较接近小时候那个味道的,应该就是英国的切达奶酪,咸味明显。

    要数最像的,就是去年在意大利一家手工奶酪店里吃的帕尔玛奶酪了,奶香浓郁,咸味鲜得像一只肥美的生蚝,甜得适当却不腻喉。

    但是,这些都不是那个味道。

    高文松闭了闭眼——此刻嘴里这个味道,才是记忆里的咸香。

    另外四个评委表情十分丰富——太极山药泥,看到的第一眼,味蕾的记忆是甜,但是这道山药泥,给他们的感觉却十分意外,还十分惊喜——咸味的奶香,隐约透出一丝甜,芝麻香味浓郁却不会抢味。

    雪白无瑕的山药泥中跳跃一点黑,只有奶糊和芝麻粉,白与黑的搭配,简单爱看着是一种享受,吃着就更是可口。

    每个评委都下去一勺之后,高文松用勺子轻轻地挑了一下白中那点黑,结果却挑不动,他握紧了瓷白的勺子探下去,盛起一只头顶一点黑的仙鹤。

    其中一个评委忍不住脱口而出:“刀工了得!”

    另一个评委也挑了黑中那点白,盛起一位白发银须的道者,几人都交换个眼神,略显“残忍”地瓜分一鹤一道,劲道弹牙又咸香带甜的口感,让他们连作为“阴阳分隔线”的宽面条也没放过。

    这一切,都落入了梁先生的眼中。

    他依然站在门边,维持着脚步向前,身子回转的别扭姿势,面上一抹浅浅的笑。

    他站着,看着蜀中餐那道十分诡异的螃蟹加鸡爬山的“蜀道难”分数获得新低。

    看着寒江雪竟然把冰块雕成险峰托着一只面粉捏的鸟,险峰下是静坐冰封的江边垂钓的老翁,外形和创意都跟蜀中餐严重撞车,然而这味叫“独钓寒江雪”的菜口,最后被评委瓜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