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畿三地-《极品皇叔》
第(2/3)页
在赣榆的外海滩上,朱常浩发现此地的制盐方式比阜宁哪里先进多了,他们懂得晒盐了。
而芦柴灰被这些灶户洒在盐卤之中,有利于卤水的凝结。
虽然有灰盐的产生,但是多过滤两次,芦柴灰吸附了卤水里面的很多杂质,制出来的盐多为精盐,盐粒青白色,口感好。
就在赣榆县,这个地方作为徐福出海的地界,朱常浩竟然停下来了。
在海面上进行了实弹训练。
隆隆的枪炮声惊动了赣榆知县,这厮只好连夜派人朝淮阳知府汇报。
第二天淮阳知府和营兵来到赣榆县,发现除了几个灰堆以外,就只有海边的海浪余波了,向当地的村老一问,原来是辽东宣慰使的坐船,昨天逗留在此地。
朱常浩赣榆县出来了,伏波水师再也没有实弹训练。俞开义按照朱常浩的命令,白天航海,晚上休息,依次经过了岚山,日照,五连,胶州府,即墨,莱阳,于十月十二日到达登州府治下的文登县。
在文登县,朱常浩停船拜访了登莱巡抚孙国桢
朱常浩按照刘正给来的资料,发现这登莱巡抚可是一位猛人啊。
从天启元年到崇祯元年的这八年里面,登莱巡抚已经换了好几拨,孙国桢正好是第五任登莱巡抚。
此人是进士第出身,天启初年,曾为山东临清道员,参与平定徐鸿孺乱有功。旋调福建巡海道参政,与福建巡抚南居益等,力主收复被荷兰侵占的澎湖列岛。天启四年正月初二日,明朝水师誓师,攻打盘踞澎湖的荷兰海军。荷兰军队拼命抵抗,相持到五月份,孙国桢亲自率领数十艘战舰驰援,并调来火器部队,加强攻势。至八月,荷兰海军司令孙克率军向孙国桢投降,澎湖列岛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天启七年,孙国桢因收复澎湖有功,升任登莱巡抚,任上积极支援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在辽东的军事行动,为东江明军取得“丁卯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后勤保障。
朱常浩对此人很感兴趣,于是就以辽东宣慰使的名帖投到了巡抚衙门。
孙国桢从朝廷的邸报上也知道,这辽东宣慰使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的五皇叔朱常浩。
作为地方上管理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一员,主要任务就是防备后金从海路南下。
还有登莱巡抚主要负责登州和莱州两地,并且通过海路支持宁远城和东江镇。
朱常浩对于这个登莱两地很重视,自己的北洋水师如果得到登莱这地界的支持,那要省多少事啊。
孙国桢也对朱常浩感兴趣,而且,他的这个巡抚也只是四品巡抚。根据朝廷吏部和兵部的条陈,这登莱巡抚全称“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或称山东海防巡抚,号防抚军门,有时简称“军门”,品秩为正四品,其上为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当时的登州镇总兵归登莱巡抚节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