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独守寒窑王宝钏9-《炮灰当自强》


    第(2/3)页

    顾晓晓在现代时,没有机会到西部一游,如今到了大同,感受着古战场的雄浑壮阔与肃杀,心情难以言喻。

    从秦汉时期,这里的战争便没有停止过,临近戈壁滩,生命在这里显得难能可贵。

    队伍在驿站中落脚,大同节度使李国昌听闻陛下派下无数赏赐后喜不自禁,招呼起前来封赏的人也是不余遗力。顾晓晓在队伍中,算是占了便宜。

    她能识文断字,在点数带来的绫罗绸缎以及金银上,出了把力。战乱时期,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在平民百姓看来十分了不得。

    顾晓晓本以为到了大同,她需要费心思打探薛平贵的情况,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沙陀酋长之女代战公主要大婚的一事,传得沸沸扬扬,前来接应的人邀请使者参加婚宴。对于汉人驸马爷的事儿,大同汉族人津津乐道,偏巧前来接头的便是汉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顾晓晓暗自冷笑,薛平贵如今恐怕正沉溺在温柔乡中,早已经忘记了独守寒窑的王宝钏。

    她搬出武安坡后,没再回去看过,不过着人去打听过,薛平贵似乎托人带过东西回来。

    顾晓晓既然与爹娘恢复了联络,又怎会在意薛平贵送来的一点财帛。毕竟,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送去太多金钱。

    想来实在可笑,薛平贵为了避嫌,自己荣华富贵,让结发妻子在寒窑中为了生计劳碌,早早的熬坏了身子。原主曾经疑心过,为什么后来薛平贵只带口信,不曾托过书信。

    他如此小心谨慎,只不过怕被人拆穿后,得罪了代战公主而已。更可笑之处,恐怕在于,多年之后薛平贵归来,还要试探王宝钏的忠贞。

    为了顺利参加婚宴,顾晓晓主动找到使者团的首领,表明了她的身份。自然,得知一路跟来,被自己慢怠的女郎,乃是当朝宰相的三女儿,使者惊讶之余有些懊悔。

    大唐如今战乱纷起,宗室的力量不断削弱,早知不起眼的少女身份如此尊贵,他理应大力讨好她才对。

    顾晓晓对于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的使者的热情,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为了方便行事,她还是欣然接受了对方的种种好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