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溪一句亡-《幸福武侠》
第(2/3)页
“就像秦仙傲这本《伦理学原理》,宏篇巨著,我也可以以一词而代之,即‘为己利他’,可是大家听了这话,真懂了么?”
王剑平眉微微一蹙reads;。
“为己利他?”
“真是这样么?难道整本书就这一个意思?”王剑平摇了摇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理解司马光的话。只见报上司马光说道:
“经诵三千部,尚且说不明白。”
“然而圣贤是大慈悲者,他传道,是要让苍生早脱苦难,总恨不得一句话说完,弟子立马便能明了,转身就能用上,挽救苍生于水火。”
“因此圣贤传道,讲究‘以心传心’,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方式一下打到弟子心里去,一下子激发他,这是无奈的法子。”
“因着这种传道方式,才会有我儒家的各种经典。”
王剑平微微一颤,眼里闪过明悟:“原来如此,原来我儒家的学说是这么回事,难怪读来每一句意蕴无穷,回味无穷,每每思索都似有触动。”
“果然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剑平感慨连往下看。
“儒家的经典,是用来给人悟道用的,读他的书,弟子悟性很重要,悟性高者,往往一句话便能悟,而后一通百通。‘莫道登科易,有人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故而我们看到读书人有些读了一辈子书,依然难得精义,有人不过稚子幼龄,却能高中状元,其中道理便在如此。”
“秦仙傲悟了,所以他年不过二十,却胜却无数苦读诗文百年者。”
“我儒家经典是用来给人顿悟的,我一直以为此方式是最好的,也是最恰当的,因而并没有想过其他,比如说,一些因运道不在,而无法领略书中微言大义,无法顿悟者该如何力求上进?是不是永远这么读下去,以求有顿悟的一天。”
“我是这么想的。”
“秦公子也看到了这一点,可他的方式与我不同,他认为可以另谋他路,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工具论》。”
“这部《工具论》对做学问的各种方式做了硬性规定,其主旨在于让人做学问脚踏实地,一个一个脚印,夯实基础,然后方能继续。”
“此书一出,天下皆惊,我司马光亦然。”
“此方法无疑对于力求上进,偏生顿悟无门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可于天生便有灵气,悟颖非凡之辈来说却是灾难,因为他将人的思维给束缚了,局限了,让人用死方法去思索,治学。”
“死办法,真说起来并非秦公子原创,上古时期百姓治学求生,即是用此方法,可因为他的效率低下,阻碍天生聪疑之辈上进,故而被淘汰了,然而秦公子却拿出来,我司马光岂能不反对?韩绛、孙固岂能不反对?”
“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而这一次秦公子抛出《伦理学原理》,这是一部以《工具论》方式治出来的伦理学著作,我司马光读了后惊讶的发现,他居然还能不断给我惊喜,和一次次的灵感触发,我居然在伦理学上还能够有更多的上进空间reads;。”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