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一部拖了三年的电影-《韩娱王》
第(2/3)页
“那头牛……不会现在还活着吧?”熙成面色古怪。
“对啊,那个傻x投资者等了整整一年半。现在终于跑了,他跑了,摄影师跑了,录音师跑了,都跟着跑了……”
投资确实有风险,但是像故事里这个傻x投资者这样倒霉的,还真不多见。
熙成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拍着腿笑,一边气喘着说道:“没错,确实是个大傻x,斗焕哥,联系那个导演,就说这部电影咱们hades拍了,让他慢慢折腾去吧。”
看到熙成哈哈大笑,金斗焕也忍不住笑起来。
他只是单纯的想要看到这孩子开心的样子,倒不是什么弄臣。
可是还没等他笑完呢,就听到了如此“傻x”的结论。
“熙成啊,你没发烧吧,”金斗焕淡定不下去了,“怎么尽说胡话,你没看那个投资人,都快成圈子里公认的笑话了,走路都抬不起头。”
“我很清醒,尽快把这件事搞定,投资三亿韩元给他,让他耐心的拍出自己想要的电影来。”
“你认识那个导演?”金斗焕疑惑的看着熙成,三亿韩元对现在的熙成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被圈子里的人笑话的滋味可不好受。
“不认识,”熙成摇摇头。
《牛铃之声》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被宅男那么清楚的记住,一来是它刷新了亚洲纪录片票房纪录,两亿多的投资收到了一百五十亿的票房。
二来,这导演实在是太奇葩了。
导演李忠烈,生在乡下,长在乡下,整就是一草根。
草根的奋斗史都是血泪啊,考上高丽大学,然后追逐梦想,毕业之后他扎进了影视圈,搞了几年动漫,直到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受电视台委托,李忠烈开始拍纪录片。
其实拍纪录片也挺不错的,只要完成电视台的任务,那绝对算得上是高薪阶层。
可惜,这位草根导演不知足,他脱离电视台,另起炉灶瞄准边缘、奇特、不为人知的题材,比如煤矿工人、同性恋、算命先生……
为了让片子更真实,他往往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努力让对方忘记自己是纪录片人。
这其中多少辛酸故事暂且不提,反正他是失败了,失败到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他改嫁他人,好狗血的剧情,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事业失败,家庭破碎,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干什么。完全符合自杀标准,要是这样的人都不自杀,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忠烈心灰意冷,决意自杀,但是他随即又想到:一个独立纪录片人的自杀过程,兴许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于是,他在屋顶架起摄像机。整整半年足不出户,坐吃等死。
可是当他心怀忐忑地观看素材时,不由得大失所望,镜头中的自己“像猪一样,胖得不行”。
看不到凄美悲怆,看不到崇高的审美价值。没有一丁点的艺术氛围,搞艺术的怎么可以死的这么没尊严,李忠烈决定,先减肥再死。
就在他减肥的过程中,一位曾经受他委托的朋友敲开了他的门:“我发现一位老爷爷和一头黄牛,要不要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