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慎王(求票票求订阅)-《荣门将女》


    第(2/3)页

    郑雍在心里呸了他一声,李明山也闭上了嘴不说话,心说好你个崔子文,卖乖卖到这儿来了。

    这位礼部尚书,为官做同僚是从不排挤人,但他未必作风就正派。他虽不像章玮那样只知道逢迎上意,但也绝不是李明山这种刚正不阿的人。

    赵珩为什么会连他一起传召?无非是因为他早就知道赵珩对太子的态度,想要废太子,就不是处置曹宾那么简单的,想不询内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郑雍这位首辅必须要在场,至于周尤深和李明山,一个是帝师,一个掌吏部,也该在场,可这三个人会顺着赵珩的意思?那才是邪了门了,所以赵珩必须要提一个,知道他心思又能说的上话的人来。

    果然,听了崔子文的话,赵珩就一沉声:“崔尚书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他见郑雍还想说话,就添上道,“泰安二年黄河决堤,朕本欲令太子前往赈灾安抚民心,可太子跪在清风殿外三日,拒而不赴,当日已可见他无爱民之心。而他当年醉酒之过,更不用朕再说——德行有失,言辞无状,诋毁君父,这就是他干的事。再往近了说,江北案谢子璋犯重罪,他识人不明,不察不辩,又岂堪重任?”

    饶是郑雍在善辩,这会儿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赵珩每一个字,都在判太子的“死刑”,身为储君,不爱民,不忠君,不律己,不孝父——这十二个字,压在赵琰的身上,谁还能替他辩解?

    以往他们常说,太子虽资质平庸,可毕竟还是个纯孝至善之人,可他果真极孝吗?如果是孝顺孩子,当年就不会说出陛下不德这样的话来,而他今次又残害朝中大将,手段阴损,行为恶劣,一个善字他还担得起吗?

    废太子的旨意,终于在这一日下午时,诏告天下了。

    彼时朝臣纷纷上书请赵珩收回成命,可赵珩却一概不理,将太子废黜,册为慎王,留居邺城内,暂且幽禁管教,食只两千石,以郡王例而分,就连曹皇后都没再跪求开恩,只是悲怒交加,引发旧疾病了下去,自此终日居于坤宁殿中,闭门不见客。

    赵珩又特意另择了地方给赵琰建“慎亲王府”,恩准未成前还让他住在太子府中,不许外出,但却没限制他见客。

    此时赵倧跟周尤深就坐在太子府的中堂内,其实荣姜也来了,只是她放心不下荣媛,往内宅寻她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