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出征-《凡尘异客》
第(2/3)页
韩信听了云霄的话,彻底放下心来,开始在南阳城大展拳脚,很快来自彭城的项毅成为韩信手下负责选择武者的都尉,稽城刘振成为学馆的首席山长。
而后,这两人又分别举荐同乡,同学或是其他各地有才能着,一时间大晋皇朝的人才基本上都涌入到了南阳城,而且其中真正又大才者皆得到了任命。
“启禀王爷,太子殿下到了行宫!”
云霄听到侍卫禀报,心中觉得有些突然,不知道太子这时候来准备做什么:
“通知今夜在行宫大摆筵宴,城内五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到场为太子接风!”
云霄做出安排之后,立即动身回到行宫谒见太子。太子依旧如前,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当夜一场规模庞大的晚宴之后,太子在镇南王行宫休息了一晚之后,一大早急匆匆地返回京城去了。
“王爷,太子这次来得这么突然,走得又这么着急,似乎太子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来和王爷吃顿饭吧?”
韩信站在云霄身边,看着绝尘而去的太子车驾,对这位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太子有了新的看法。
“太子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本王支持他登上皇位,至于他能否获得本王的支持就要看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了。”
太子车驾内,太子虽然一夜未眠,但依旧显得很有精神,经过昨夜和镇南王云霄彻夜长谈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治国之路。
“老师,没想到镇南王的建议如此大胆,不知老师如何看?”
太子将昨夜和镇南王云霄谈话的内容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返回京城的一大早就拿给随行的老师请教。负责教导太子学业的老师名叫慕容辉,是一位饱学之士,而且对于政见方面十分有建树。
“太子,王爷的治国之道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大晋现如今最根本的问题。”
“老师,难道贵族制度真的已经成为我大晋的桎梏了吗?”
“太子,我认为王爷这份以功绩大小重新划定爵位的办法十分有效,既可以避免官宦权贵子弟坐享其成,又能够鼓励普通百姓奋发图强;再者文武并重,既不轻文,亦不重武,再加上王爷取材之道的选拔方式,这些加起来一定能够让大晋在太子手中大变样!”
太子看着老师,点了点头,经过昨夜与镇南王云霄的长谈,他觉得很多事情都要开始去办,但是先办那一件事情,却又是让他有些举棋不定。
“太子,我认为当务之急,先开义学,传授文武之道,学文者虽未必能够力敌百人,但也绝对不能手无缚鸡之力;学武者,虽不必钻研学问,但也必须能够以手中之笔阐述自己的观点!”
“义学,好,就从义学开始!”
太子云绩回到京城之后,立即禀明父皇,开始在全国十五个州内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办义学,对于扶持义学的大商人,大财团给予政治上的优待,一时之间大晋皇朝的兴办义学之风风靡一时。
太子回到京城的所作所为,镇南王云霄得知后,对于这一切都十分地满意,经过了近一年的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文武人才选拔开始了。
崇文阁内,来自各国的文士聚集一堂,韩信亲自主持考试,试题每个考生自选,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连半个月过去了,稽城刘振一直名列前茅,大齐来的极为文士,虽然于治国之道方面略有欠缺,但是对于治学却极有见地,被韩信推举给云霄后,都被任命为镇南王治下各州的学官。
来自诸国联盟的文士最具特色,与政治,治学,治国治军,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们最大的特点竟然是经商。为此镇南王云霄特地成立了官办商贾,负责进行粮食,武器,运输等方面产业的大规模投资。
各国士子来的最少的是北燕和楚国,来的人数最多的反而是赵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由于和大晋一直处于敌对的状态,彼此之间已经很少有这种大规模的交往了。
最让大家惊奇地是赵国和魏国为首的士子竟然都是两国的贵族中的佼佼者,比如赵国广陵君,魏国的清阳君。
相比其他各国士子抱着试试看的目的前来南阳城,赵魏两国的士子则是举家来到了南阳城,受到了镇南王云霄大张旗鼓地迎接,一时之间,镇南王云霄礼贤下士的美名传遍了各国,一时之间各国不得意的士子纷纷涌向大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