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谁当权都欺负大明-《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东吁王朝开始大举入侵孟养,但大败于孟养土司思个,被迫撤军;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东吁王朝再次进攻孟养,思个被俘,拒不投降,被东吁王莽应龙杀害,孟养、木邦大片土地被东吁王朝侵占。”

    “只有当地土司作战,那沐王府呢?大明朝廷呢?”朱由检大怒,这是大明的土地,总不能只有当地的土司单独抗敌吧?

    “陛下息怒,”李春烨也没办法,时光不能倒流,岁月匆匆已过,他只能向朱由检讲解当时的历史,“大明朝廷姑息了东吁王朝,一再安抚莽应龙,但莽应龙从未理睬。”

    “一群混蛋。”朱由检骂过之后,才想起这是在骂万历皇帝,自己名义上的祖父,他赶紧转换话题:“候质,还有吗?”

    “大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东吁王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位,继续向北扩张,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东吁王朝第三次大规模入侵云南,兵锋指向姚关(今云南施甸县),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正月,东吁军相继相继进犯施甸(今云南施甸)、顺宁(今云南凤庆)、盏达(今云南盈江),深入到腾越(今云南腾冲)、永昌、大理、蒙化(今云南魏山)、景东,朝廷这才震动。”

    “这次朝廷要动真格了吧?”朱由检终于缓口气,好像他就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场上。

    “陛下说对了,这次朝廷以刘綎为腾越游击、邓子龙为永昌参将,全力反击,大败东吁军于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将东吁的军队逐出云南。”

    “是逐出,而不是消灭?”朱由检有些遗憾,“东吁军都打到攀枝花了?”

    “陛下真是看到了关键,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莽应里第四次兴兵来犯,再次被明军击败,东吁王朝的势力,被全部赶出孟养、木邦等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车里宣慰刀糯猛回归大明,除缅甸司外,大明已经收回其余的五个宣慰司。”

    “……”

    “但此后,东吁军还是不断入侵大明,特别是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东吁军大举进犯,号称三十万大军,战象百头,明军战事逐渐不利,丢失了大片的领土,战争突然停了下来。”

    “咦,东吁王朝大获全胜,战争怎么会突然停了下来?是大明答应了他们什么条件,还是东吁国内出现了内乱?”朱由检不相信,好战的东吁,会突发菩萨心肠。

    “陛下说得不错,东吁王朝的确是内部出了问题,”李春烨心说,这年轻的皇帝,在军事上还真是天才,“东吁王朝在入侵大明的同时,也不断入侵南部的大城王国,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到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东吁王朝对大城王朝发动了五次侵略,由于两线作战,五次侵略最终全部失败,到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6年),大城王国终于开始了反攻。”

    朱由检暗暗叹息,小小的大城王朝,在遭到东吁王朝的多次侵略之后,都会报复性入侵,可是庞大的大明,从来没听说过主动进攻东吁,“大明有没有乘机收复失地?”

    “收回了部分,主要是这些地方的土司主动归顺大明。东吁王朝外部遭到大城王朝的入侵,内部也是烽烟四起,各地的土司纷纷宣告独立,所以,东吁再也无力入侵大明。”

    “可惜,大明没有乘机收回所有的失地,削弱东吁王朝,只是满足于暂时的和平,一旦东吁王朝度过暂时危机,必定会卷土重来。”朱由检缓缓摇头叹息,这不仅是因为大明北方的边患太重,而是汉人缺少战略眼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