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文字改革-《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众人纷纷附议,他们实在找不出反对的意见,既然黑龙省、北海省已经是大明的国土,所有的百姓自然应该学会汉话,接受地方官员的全面管理,如果让他们自行发展,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很可能又是一个乌思藏、朵甘。
至于开设学校需要银子,那是毕自严的事,反正又不会克扣他们的俸禄。
面对洪水般的同意浪潮,毕自严孤掌难鸣,他本来还要反对,最终还是暗暗咽下要说的话。
“既然众卿都同意,那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孔爱卿负责具体的操作。”
由孔贞运操作,自然学的都是圣人之言,他绝对不会想到,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朱由检也认为,现在没有必要对土著进行科学教育,连本民族的文字都没有,还处于游牧甚至渔猎时期,他们通过学习汉语,能直接融入大明的农耕社会就不错了,谈什么科学?
汉人的圣贤之书,对于外民族的同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蒙古,还是满清,一旦进入关内,无不以掌握汉人的圣贤之书为荣,而且这些人一旦喜欢上圣贤之书,就会逐渐失去原来的野性,变得和汉人一样文弱。
对于关外诸民族的同化,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期,他们现在还没有文字,无法知道本民族的过去。
朱由检记得一句话,但忘记了它的出处:同化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割裂它的历史。现在关外的这些民族,根本没有历史,往往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民族,如果他们接触到圣人之言与圣贤之书,被汉民族同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由检还有其它的打算,便问起孔贞运:“孔爱卿,要让完全不懂汉话的孩子,学到基本上能与汉人对话的地步,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回陛下,此事臣没有研习过,因为平时学习汉字的,都是会说汉话的孩子,他们要想学到能自由读写的地步,大约需要五六年。”孔贞运根据经验,孩子要学习汉字到能自由书写的水平,起码得学完《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一定的识字量,加上一定的文法技巧,方可用笔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
“五六年?这还是会汉话的孩子?那不会汉话的孩子学习汉语,起码要七八年,而那些一边劳作一年学习汉语的成年人,恐怕一辈子都学不好了。”朱由检不怕夸张一下,越夸张效果越好,“众卿,可有缩短时间的好办法?”
“回陛下,臣有一法,可以缩短学习的时间,一个完全不通汉话的孩子,学到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思,大约需要两年时间。”教育部的官员夏日瑚出列参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