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要挣钱,找工商业-《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北直隶师范高等学校,招生异常火爆,因为全国有许多学子待在京师,加上北直隶自身的学子也很多,本来只招收两千学子,结果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超过五千。

    入学考试一共分两轮,第一轮考试是单个进行,考题也只有一道,主办方从题海中任意抽出一道科学试题,只要应答者不是一无所知,就算过关。

    过关的学子,留下姓名、籍贯和住址,就可以回去准备复试了。

    复试的考题,是一张科学试卷,试卷用白话文写的,上面都是科学试题,科学试题虽然浅显,却是五花八门,比如: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水泥是用什么材料烧制的?青菜豆腐,为什么能保平安?等等。

    北直隶的人口,已经超过千万,所以招收的学子比较多,达到两千,而其它各省,都是招收一千学员。

    看到学院的成绩,朱由检傻眼了,北直隶录取的两千学员,以卷面一百分计算,平均分还不到十五分,最高的才二十六分。

    朱由检想想,现在他们没有一点科学基础,关键还是接下来一年时间的学习,将来师资充分了,可以让他们返回学校重修。

    朱由检这段时间,一直不闻窗外事,他窝在大明科学院,与科学院的科学大师们,共同编写师范高等学校的教材。

    教材一共有三门:数学、科学和体育。

    师范高等学校现在招收的是速成班,主要是小学教员,科学知识比较笼统,朱由检打算,将来的中学教员,科学应当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必须单独设计。

    在科学院的时候,朱由检会见了院长徐光启,徐光启向朱由检提出,在火炮与燧发枪上,设计一种缺口型瞄准装置。

    “准星与罩门!”朱由检马上就想到了后世的火器。

    有了准星与罩门,火器的命中率会大大提高,这种提高,依赖的是机械,而不是枪手本身的熟练程度,这会缩短#枪手们训练的时间。

    朱由检让徐光启亲自跑一趟火器局研发员,指导研发员的人员,在火器上安装准星与罩门,他则心满意足地回到乾清宫。

    他的八项改革,府兵制已经废除,失去土地的府兵,已经移民辽宁省,义务教育以着手实施,大明第一份报纸,已经公开发行。

    其余的几项,除国民平等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外,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工商,也不是来自士林,而是来自宗室,特别是分封各地的王爷们。

    十二月十八日,乾清宫就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这两人是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和洛阳的福王朱常洵。

    根据大明新政,解散宗人府、解禁宗族子弟后,封地在各地的王爷们,在新元的时候,可以自行回京庆祝,但平时依然要待在封地,朱由检已经盘算好了,解禁各地的王爷们,要循序渐进。

    “哈哈,两位叔王爷啥时回京的?”朱由检将两人让进正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