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是说……关外到底怎么样了?”张嫣的脸上,欣然露出喜色,她的双目,已经紧盯在朱由检的脸上,似乎关外之行,朱由检更加成熟了,成熟得就是一个极品男人。 “关外的事,朕已经摆平了,这事以后再说,”朱由检伸手拉了一把张嫣,“嫣儿过来,朕与你说说关内的事。” 张嫣倚靠在朱由检的身边:“关内……陛下说的是朝廷?” “朕今天来勖勤宫,一来是看看嫣儿,二来,朕说说朝廷的事,嫣儿帮朕参详参详。” “陛下,朝中不是有那么多正直的大臣吗?像礼部的黄大人、兵部的李大人……” “朝中大臣,太囿于祖宗的成法,他们说话行事,往往先看祖宗的做法,其实,如果一切依赖祖先,那太祖也不过是少林寺的武僧,”朱由检在张嫣的小手上拍了拍,“只有嫣儿看问题,能跳出这个固定的思维。” “陛下,后宫不得干政……” “没关系,嫣儿只是朕的私人顾问,咱们之间的谈话,就当是私人拉拉家常。” “私人顾问?” “就是只对朕一人提供建议,是否采纳,那是朕的事!” “臣妾明白了!”张嫣微微颔首,“陛下请说,臣妾当知无不言。” “在汉民族的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朝代更替,长的如东西周、东西汉、南北宋和大唐,不过数百年,短的如秦隋,不过数十年,嫣儿,你说,这是为什么?” “陛下,这等大事……” “嫣儿不用担心,朕已经估量过,平均算起来,每个朝代,不到两百年,而大明已经走过了两百六十一年的历史,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大明迟早也会灭亡,这是历史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延长大明存在的时间而已。” “陛下……” “嫣儿,说吧,你是在为延长大明做贡献。” “陛下,朝代更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百姓作乱,如秦、隋;二是外族的侵略,如两宋;还有一种,就是百姓作乱与外族侵略同时出现,如大唐。” “嫣儿,还有一种,是权臣作乱,如西汉。”朱由检对张嫣的话,相当的不满,“嫣儿,朕想听听你的肺腑之言,而不是罗列现象,知道这些直接的原因,根本没用,关键是内在的原因,比如,百姓为什作乱。” 张嫣面上微微一红,她取把椅子,在朱由检的身边坐下,“陛下,百姓作乱,自然是因为无粮可食,汉人比较文弱,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他们是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起来反对朝廷的,就像数年钱的陕西暴民……” “这次嫣儿说对了,百姓作乱,是因为活不下去,可是,他们为什么活不下去?他们不是有良田可以种植吗?” “陛下,百姓贫困,一是因为官府的赋税太重,百姓的田地收入,在纳税之后,剩下的已经不足以养活家人;二是每个朝代的末期,土地兼并严重,百姓已经无地可种,或者租种大户的土地,增加了一层盘剥。” “嫣儿分析得很好,朕也正在解决这些问题。”朱由检向张嫣投去赞赏的目光,“比如第一个问题,大明实行十五税一的律法,赋税本身并不重,但户部和各地官府为了补充枯竭的财源,通常会增加赋税,这才是值得警惕的。” “陛下,一旦户部财源枯竭,不增加百姓的赋税,那朝廷又如何运转?” “开源,”朱由检异常轻松,“现在大明纳税的人,只是最下层贫困的百姓,而掌握大量财富的商人,却是分文不取,实在是不合理。” “陛下是准备征收工商税了?”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