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兵进潼关-《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你带着宁显龙的骑兵卫,备足五天的干粮,明晨卯时出发,经太原、汾州、平阳,从风陵渡口渡过黄河,直取潼关。路上不要耽搁,必须在五天内到达和接管潼关。如果潼关已失,相时而动,只要不让匪军东出潼关即可,不必强攻,我自有过潼关之法。”朱由检认为,与满桂、袁崇焕相比,祖大寿更稳重一些。防守潼关,不需要满桂这样的猛将,而是需要像祖大寿这样的良将。

    “是,殿下。末将一定不服殿下所托。”祖大寿得意洋洋,作为四武营的先锋,他有了夺取头功的机会。一年时间只是训练,没有仗打,他的心都快熬成荒漠了。

    “其余各军,半日准备,明日午时出发。”朱由检目光冷厉地扫过众人,“各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军人,为国立功的时候到了。”

    “是,殿下。”众人整齐地回答,看来平时的训练,对军官也有效。

    上午,朱由检去火器局领火器。地雷和手雷已经量产,数量庞大,但火炮只领了十门。因为开花弹只有三百发,就是这三百发开花弹,还没有完全验收。没办法,朱由检只有先带着再说。

    午后,兵部尚书李春烨来给朱由检送行。另一位同为阉党的兵部尚书崔呈秀,因为处理兵部的各种文书,没有时间来送行,而作为东林党人的兵部尚书王永光,因为东林党在朱由校面前的群体失声,便借口身体有痒,躺在府中休息。

    “殿下,老臣特意赶来,为殿下送行。”李春烨行过礼后,又压低声音:“殿下有几成把握可破匪军?”

    朱由检还了一礼:“多谢尚书大人关心。说实话,我有九成把握。”

    九成把握,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联想到朱由检上次对大明的展望,李春烨的眼中又露出老而弥坚的光芒,但朱由检经历的战争太少,他还有一份疑虑:“如果潼关已失,殿下的四万大军将如何西进关中?”

    “手雷。我军将以手雷开道,也许伤亡的匪军不多,但血与肉一道横飞、手与脚半空跳舞的惨状,必然会让匪军承受巨大的压力。加上手雷爆炸发出巨大的响声,那些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匪军,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朱由检还怕李春烨不放心,“即使四武营攻不破潼关,匪军也不可能越过潼关东进。”

    “如此,老臣无忧也。”自己考虑到的匪军农民本性,朱由检考虑到了,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手雷的特殊用处,朱由检也考虑到了。

    李春烨放下心来,有了朱由检,陕西匪患不足虑。

    朱由检到达太原的时候,陕西巡抚曹尔桢亲自出太原城劳军。

    “曹大人,目前匪患如何?”得不到前线的军情,朱由检感觉自己就好像在盲人摸象,他的自信心在一点一点消退。

    “禀告信王殿下,大同目前已经增派两万守军,凭借地利,匪兵应该无法东进,但我军也没有能力进入山西。”曹尔桢见统兵的竟然是朱由检这样刚刚弱冠的王爷,不禁大为吃惊,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

    “不用进入陕西,只要将匪兵阻在陕西,京师就无忧。那么潼关呢?匪兵有没有攻占潼关?”潼关是朱由检最为的担心的,虽然他相信,即使匪军占领潼关,他也可以在从匪军的手中抢回来。不过,潼关争夺战,一定是一场苦战,士兵伤亡一定不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