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朝议-《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朱由检让王朋带着一队士兵去找匠人,自己则带王慕九等人去为水泥厂选址。他本来希望拉一些股东,共同投资,但考虑到水泥是新鲜事物,别人恐怕不会相信自己这还未成年的王爷,只好自己独立投资,不过,独立投资也不错,独家经营,利润肯定会高一点。

    王朋很快就在军户中找到一些烧制的工匠,朱由检亲自给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烧制水泥的基本方法。为了防止技术泄密,朱由检除了给工匠们开出每月二两银子的高工资外,还和他们签订了终身合同和保密合同。

    依法办事,是朱由检追求的社会目标,他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逐渐在大明推广法制。

    大明的第一条水泥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条水泥路,是从军校到东直门,经朱由检亲自游说,由户部出资。为了感谢户部实际上为自己的水泥做广告,朱由检决定,降价三成,并且派遣技术人员指导水泥的浇灌。现在的水泥路,比后世简单多了,路上不会有重型车辆,只有马匹、马车、独轮车和行人等,路面不用太厚,5公分即可,而且混凝土中也不需要钢筋。

    水泥路通行的日子,朱由检命令修路工人掀开盖在路面上的稻草,沿途数万人围观。为了增加广告效应,让更多的人体验水泥路的好处,朱由检从奋武营中抽调部分士兵,或骑马,或赶车,在万众瞩目中展示水泥路的雄威。

    宽阔的水泥路,可以并排行驶的四辆马车,或者八匹骏马。奔腾的骏马、疾驰的马车、欢呼的人群,为水泥路做了免费而又影响深远的广告。

    围观的百姓在士兵们的邀请下,也加入步行者的行列,亲身体验着这亘古未有的宽敞大道。

    轰动京师的水泥路,连朱由校都惊动了,他在乾清宫召见了朱由检。在朱由检的印象中,这好像是自己第二次被皇兄正式召见,上一次是被封为信王的时候。

    “五弟,你造的什么水泥路呀?”其实朱由校对水泥路并不了解,他只是在大臣和太监们的议论中,才知道水泥路的存在。

    “回皇兄,臣弟偶然从炼铁和煅烧石灰中,发现了水泥的制造方法。”朱由检当然不能实话实说,有时候,善意的谎言,可以避免一切障碍,反正,朱由校又不知道炼铁和煅烧石灰是怎么回事。

    “六部的官员对水泥路大加赞赏,他们可是很少有一致的意见呀!哈哈!”朱由检的出色让这位很少关心宫外的皇帝也是十分高兴,“五弟,你说说看,水泥路有什么好处?”朱由校根本不关心水泥的制造,有时间关心水泥,还不如多做几套桌椅。

    “皇兄,水泥做成的路面,极为平整,马车在上面行驶不会不颠簸,此外,道路通行也不受雨水的影响。”朱由检喝了口茶,发现朱由校今天听得很认真,便向皇兄推销起水泥路:“如果大明的官道都铺成水泥路,军事物资的运输,将会大大加快,比如,长城一线运输的军用物资,将缩短一半时间,还不受雨水、天气的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