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创伤-《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页

    但是掌握大明命运和发展方向的人,有几人是清醒的?经过两党的争斗,满朝之中,忠贞之士,还能有几人?清醒和忠贞的人中,又有几人愿意抛弃自己的私利,为大明和大明的百姓撑起一片永久的天空?

    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经过建奴的吞噬,还剩多少?可伶辽东前线,军士日夜死战,朝中掌握大权的两党,却只知大肆收刮,有谁在乎辽东前线的成败和浴血将士的生死?

    从这点来说,明朝的灭亡,是亡于官僚,上层统治集团的**。

    “在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法国某国王的座右铭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

    自己只是十五岁的孩子,后世的中学生。除了顶着信王的封号,无权无势,能挽狂澜于既倒吗?

    自己的前生是民族主义者,每每看到中华民族近代的创伤,常常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恨不得用诸葛之才把历史改写。

    历史,却又是无情地真实。

    扬州三日,嘉定十屠。满清铁骑,蹂我国土。山海关前,八旗乱舞。叹故国,留发留

    头。即使东南割据,终不免建奴之辱。

    极北俄毛,止识枪刀;东北屠羊,西北扩张;六十四屯,血水活尸堆满黑龙江;库页成遥望,庙街伺虎狼;三百疆域,远东海口,十万生灵,后世子孙谁能放?

    烽火圆明园,京师破;日杀人,夜防火;西风东播,八**队三千洋枪随性去惹祸。

    血雨人生路,无处躲;女为娼,难为奴;国民如猪,九州疆土五千文明何处是乐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