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印书-《世姝》


    第(2/3)页

    此时是午后,伍子珩一身芙蓉散花绫白色衣裳,执了书卷在看。

    墨姝一下子留意到伍子珩手上书卷与往日的不同:“这就是印出来的书?”

    以伍子珩的耳力,早就听到了墨姝的脚步声,并将她认了出来,当下头也不抬应道:

    “嗯。”

    “我可以看看吗?”墨姝好奇地绕到了伍子珩的身后,探头去看。

    “给。”伍子珩转过身,直接将书递给了墨姝。

    墨姝一看却是本兵书。不过她并不是探究这书上的内容,而是其印刷质量以及装帧。

    在时下大梁,虽然已经有大量用纸抄写的书籍,但是并没有出现印刷的。而且用来抄写的纸都是长长的一张,写满一张纸之后,仍与竹简一样卷起来,用专门的书带系好放进书匣之中,后世一本书的分卷,就是由此而来的。

    因为一本书通常都不止一两卷而已,所以得用匣子装好,比较长的著作的话,还不止一匣。

    墨朝渊在后世所熟悉的历史里边,是直到唐中期,由于雕版印刷的出现,纸张的大小有了变化,不便再像之前一样装帧,因此唐人才从折页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蝴蝶装和书背装。

    这两种书籍的装帧方式都是将印刷好的书纸贴到另外一张大纸上的。

    但墨姝此时手上拿的这本兵书的装帧并非是以上两者,而是更为方便先进的线装书。在墨朝渊所熟悉的后世的古代,线装书还要更晚才出现。

    至于这线装的装帧方式,好处自然是很多的。首先雕版印刷的纸张就是这么方正的一张,适合这样装帧;其次这线装书拿着比原本的书卷方便;再者,这样装帧比书卷占用的地方小,方便垒起来,节省书架的空间。

    引用墨姝之前与伍子珩说的话,就是:“困了之后还可以垒起来当枕头。”

    墨姝反复看了一下这书卷。

    但见书上的文字墨迹清晰可辨,而且雕版的书稿抄写之人书法也不错,看上去就觉得舒服。

    墨姝看了一下纸张,转头问伍子珩:“这么快竹纸就已经造出来了吗?”

    据墨姝所知,这造竹纸的原料,也就是竹子,通常来说都要经过处理,在江中泡上一年半载才行。

    伍子珩道:“工匠去到江南之后发现,当地已经有造纸的作坊想尝试用随处可见的竹子来造纸,只是技艺跟不上没成功,他们就把这些没有继续用,泡在水中几个月的竹子买了过来作为原料,先尝试造的一批纸。”

    墨姝不由得笑道:“这些工匠倒是机灵,值得表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