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盐价-《世姝》


    第(2/3)页

    古华夏虽然很早就有人懂得煮盐,但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是因为官府明白盐乃百姓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所以管控严格,以用盐来控制商业,甚至还实行盐铁专卖,收取的盐税又高。

    这么一来,官员看到了盐商的丰厚利润,纷纷使出各种手段,盐价飞涨,害苦了百姓。

    然而墨姝记得,大梁的盐是可以任民贩运,只收取一部分盐税的,为什么盐还会这么贵而且少?

    小京有些奇怪墨姝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但想起她用盐比较快的事情,心下明白了,摇头道:“没有盐田,河东才有个盐池,不然盐这么会这么贵,穷人家都买不起。墨姐姐,盐井是什么?”

    墨姝虽然从前世梦中的记忆中就猜到了,却仍诧异不已。

    原来是因为产量少,所以贵?

    前世,墨朝渊为了写,曾仔细研究过古代的煮盐之法,去天府玩时,还特意到盐井实地考察了一番。

    前世的华夏古代,远在战国好像就已经开凿出盐井了,没想到大梁居然还没有吗?

    这么一想,海边晒盐之法应该也还不懂,难怪产量低了。

    产量低,但是盐的需求却不少,所有人都是需要吃盐的,而除了人吃之外,还要饲养牲畜,尤其是战马。大梁武风兴盛,连年征战,每年都养几十万匹马,若是人和马没有盐吃,那根本没法打仗。

    以此类推,养牛羊什么的也需要盐,只是可以少喂一些。入药亦用到盐,而且是上等的精盐。

    另外,还有用盐来祭祀的。

    需要用盐的地方这么多,大梁产盐又少,尤其是这长安内陆还没有海盐,又无人晓得凿井汲取卤水来制盐。

    长安吃盐就靠河东盐池和大老远的海边转运过来,再加上盐税,怪不得盐价这么贵!

    如今大梁的百姓那么穷,内陆能吃得起好盐的百姓自然少。

    据说就是那沿海的,也都会缺盐吃。

    墨姝想起了一句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不过既然大梁盐价高,而且还可以任由商人煮盐自由贩卖,若她能弄出盐来,岂不是发财了?!墨姝忽然兴奋起来。而随即她又忧愁了,虽然懂得制盐之法,但这附近并没有盐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能怎么办?

    小京见墨姝自顾发呆,神色还变幻不定,好像没听到她的话一样,又耐心地在旁边重复了一遍,问:“墨姐姐,盐井是什么?产盐的井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