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他不是天文工作者,他是一位堪舆学家!” 刘思成笑着说道。 “堪舆?风水师?” 导游有些诧异的说道。 “风水师不是勘察地理的么?怎么会和天象扯上关系?” “风水学所秉承的所有原理,都是来自于天象原理。讲究的就是“在天有象,在地有形”。天上的星象,是我们风水营造的一个先兆或者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或法则。” 王钟笑着说道 “这个蛮有趣啊,我记得以前呢。看说书的时候。诸葛孔明夜观天象,看看哪颗流星又划过了。他就能知道哪位大将陨落了。可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一种迷信呢!或者是一种演义效果!” 刘思成有些疑惑的问道。 “古人的士大夫也好,学者也好,都是非常善观天象的。” 王钟肯定的说道。 “天象的内容包含的很广泛,很丰富,不仅仅是流星和陨石的问题。最主要观测的对象是我们目光所能及到的恒星。那么大致呢,今天看来是离我们相对比较,就是我们说几万光年也好,几光年也好,在过去呢,就认为,我们虽然不能知道它的准确距离,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角度,和我们的关系。中国古代吧,可以说在天文这一块儿呢,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我们在春秋时候呢,就已经有了淮南子的出现。然后到了汉代的张衡,他们对天象的观察和测算呢,已经非常地准确。那么到了后来的风水学的运用,那么就完全是依据天象原理去展开的一门学问。” “就说咱们眼前的紫禁城吧,紫禁城的选址,建设,都离不开星相学!” 王钟笑着说道。 “古人对上天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宫城是“天子所居”宫城的规划模拟于星象,使宫城更加符合上天这个理想的世界,效法上天也是进一步宣扬统治者是奉天承运的思想!” “以风水勘定国都,就是要把城市置于理想的自然环境中,达到风水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本着“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八气,地有八风;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四维,地有四渎;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是都城成为天象之载体,人伦之轨模。天文即天象,是古人在“仰观天象”是,对天上的实体即星、日、月、云、雨、雷等的运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星象的掌握,星宿之间的组合和运转变化成为古人认识天文的基础,天上无数的星宿被古人组合成不同的区域。由于中国处于北半球,只能看到北天极的星宿,而北天极的星宿都围绕北极星旋转。 北极星成为天的中心。天空的日月、星辰、天河、星云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三组星垣分别由东西两藩星宿合围而成,如墙垣的形式,分别是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天的中心区域,再加上守护的三座城垣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二十八星宿构成了古人的宇宙图式。 紫微垣由十五颗星组成,东边八颗星和西边七颗星围城一个城垣,位于北斗星的北方,处天的中心,是天皇大地居住的地方。 从紫禁城的布局来看,宫城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分三大殿,为皇帝听政和举行朝会大典之处,如天地布政之南宫太微垣,后寝二宫是皇帝燕寝之处,如天帝长居之紫微垣。但就整个紫禁城作为皇宫而言,乃取象于紫微垣。勾画出一幅天象地形图,紫微垣外面的华盖星是祖山,杠星是座山,天床星是前案,天河从紫微垣穿过,西有西藩七星,东有东藩八星以护卫,形成万山齐拥,回水抱城,朝迎拱卫天皇大帝座之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