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明朝秘辛-《盗墓谜云》


    第(2/3)页

    六百年前,元朝末年,政治**,百姓苦不堪言,后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为元帅,天下才有所改变。郭子兴起义后不久,又有几支起义大军迅速揭竿而起,其中有两支最大的队伍,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张士诚,陈友谅,这时,天下除元军外,一分为三。

    1355年,郭子兴病逝,这时候,深得郭子兴重用的朱重八顶替其位,成为了红巾军的最高首领,也就是后来明朝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极具军事才能,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自己的起义队伍变得越来越大,因为治军严明,也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1363年,朱元璋在刘基和徐达等文武大臣的辅佐下,先败陈友谅,接着在1367年后败张士诚,最后在1368年率领大军直逼北京,彻底结束了蒙古在中原长达98年的统治,让汉人重新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成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重抓教育,同时又减免赋税,严惩贪官,在多年的努力下,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不得不说朱元璋不仅治军有方,而且也治国有方,除去唐太宗李世民之外,历代的中国皇帝,无出其右者,真可谓是一位传奇性的皇帝。然而谁又能想到,晚年的朱元璋却向往长生之道,步入了汉武帝的凄惨后尘。

    1371年,朱元璋治理国家有方,天下太平一时,那时候道教兴起,以武当派为当时代表。历朝历代,无论何种教派兴起,皆与朝廷密不可分,武当派的兴起也莫过于此,皆因朱元璋也迷上了此道。

    道教主张,清静、无为、虚无、自然、柔弱、不争、素朴、长生久视、度人无量等等。不过朱元璋却重点迷失在“长生久视”这四字当中,也就是想要长生。

    朱元璋岂是等闲,知道长生之事希望渺茫,但终究逃不过心中的欲望,开始走向了踏往长生的道路。起先他想到了道教的丹鼎派,为自己练制长生不老金丹,后来陆续失败后,便召集了智囊刘伯温前来密谈此事。

    听到这里,我们只觉熟悉无比,标子连连说道:“大光头,这故事的开头貌似跟三叔以前讲的一样,如果后面也是一样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直接跳过去,直接讲重点。”

    桑克拉正讲到兴头上,此刻被打断,难免有些不爽,便没好气的说道:“虽然前面跟三叔讲得差不多,却更加仔细,最重的是,圣水的事情也牵连其中,你到底要不要听,不要听就滚回房去闭眼,别打扰了佛爷讲故事的好心情。”

    标子见桑克拉还装上大尾巴狼了,顿时不干了,刚想回嘴,我便打断道:“好了,难得我们的尊者讲故事,我们就别打岔了,说不得期间有出入也不一定呢?”

    标子想了想,只好把一口恶气给咽了下去,桑克拉则贼笑贼笑的,好似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轻咳了几声,这才装模作样的说下去。

    刘伯温本是玄学中人,自然知道此事飘渺无踪,实在是不可为,然而朱元璋正在兴头上,丞相大人也不敢触其逆鳞,唯有好言相劝,并举出秦始皇寻求不老仙丹的失败例子。然而,那时候的朱元璋一心向往长生,岂是刘伯温三言两语就能打发得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