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三大问题-《战辽东》


    第(2/3)页

    当然楚凡也不怕他的神算,首先来自未来这种事,别说他宋献策现在没什么名气,即便他就是龙虎山那位老神仙,说出来只怕没没几个人相信;再者说了。自己现在捆绑利益的人那么多,难道还会因为他的几句胡言乱语就离开?

    就算从宋献策自身来说,他自己恐怕也不会相信楚凡来自未来,而更会向神仙的方向附会——他不远万里来牛岛,不就是想做“从龙第一谋士”吗?怎么会砸了自家老板的招牌?

    而且此人眼光极为敏锐,仅仅在岛上逛了几天,便看出了复辽军目前要过的几道大关。

    首先便是日本。仙草卷烟从日本吸金这事,宋献策的看法和楚凡大同小异,那就是幕府绝不会袖手旁观。任由复辽军把这么大一笔利益舒舒服服拿走。

    无钱便养不了军,所以他的建议和楚凡所想一模一样:“复辽军和幕府,早晚必有一战,宜早做准备”——当然,楚凡现在还没有把自己早在日本布局的事告诉宋献策。

    其二便是朝鲜。在宋献策看来,朝鲜是“天以其地付主公,此诚帝王之基也”,他是希望楚凡取李倧而代之!

    这是楚凡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先前占牛岛。只是为了在大明之外找一个落脚地制造加料香烟,进而攻占柳家地盘。是为了让牛岛更加安全,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楚凡并没有花那个心思去多想。

    但宋献策现在提出来后,楚凡不得不认真思考了——取李倧而代之,成为朝鲜国王不是不可能,但似乎没这个必要。

    自古灭国都是大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人力是绝对办不到的;自己想要的,无非是朝鲜的资源和市场而已,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扶持一个傀儡政权起来呢——历史经验证明了,“皇协军”比“皇军”要容易接受得多。

    此前在旌义县。楚凡接受凌明建议,把那帮子流官弄出来时,他其实已经有了点这方面的想法了。

    至于宋献策所说的第三个方面,却正是楚凡为之头疼不已的事:复辽军和朱明朝廷,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按照宋献策的筹划,楚凡应该想办法从崇祯那儿搞来一个名号,以便“假朱明之威,慑服倭国朝鲜”。

    甚至该搞一个什么名号,宋献策都帮楚凡想好了:使节!

    不管是出使倭国也好,出使朝鲜也罢,有了使节这个身份,很多事情就能光明正大放手去做了。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唯有如此,才能让楚凡让复辽军摆脱目前这种“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窘境。

    对此,楚凡倒是无可不可的,他当然知道这个时代“名分”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对于和大明那个腐朽到了极点的官场搅在一起,实在是半点兴趣也欠奉——更别说若是真要替崇祯出使,还得到北京城去走一圈,到时候去了还能不能回来,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宋献策的后两条建议,楚凡其实是持保留意见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决定把宋献策留在身边——复辽军以及东印度公司的摊子越来越大,自己确实也需要一个出谋划策的人了。

    想到这里,楚凡觉得眼皮子一下沉重起来,轻声嘟哝了一句“皇帝”之后,进入了梦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