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手榴弹-《战辽东》


    第(2/3)页

    楚凡眼瞅着她们进了西厢房,这才扭过头来继续用小毛刷从石槽里往木桶里刷药粉——由不得他不唠叨,现在这祖屋里几百斤黑火*药。若是见了火星,祖屋不用说了,方圆十米之内估计都不会有幸存者。

    木桶装满后,楚凡拎着进了正房——这里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加工颗粒火*药的地方,四个从烟厂调过来的女工搅拌的搅拌,刷颗粒的刷颗粒,忙得不亦乐乎。

    靠墙的木架子上,密密麻麻放了十来层竹篾盘,每个篾盘里面撒了一层细碎如小米粒似的加料火*药颗粒,阴上八个时辰便大功告成了。

    这批加料黑火*药有一半是为鲁密铳准备的。将被精确的等分成小份,装入纸包,再放上大小相同的铅丸后。便成了完整的一份弹药,到时候护卫队每个队员都将带上二十份。

    另一半,楚凡就准备用来做手榴弹了。

    薄铁片在西厢房被加工成手榴弹的弹体——铁片很薄,可以大剪子剪成各种形状;各个部分间则把边缘弯起来,再用夹钳夹得咬合在一起;弹体完成后,往里面装上两斤半的加料黑火药,半斤重的生铁块、碎瓷片和石子儿,最后在装上缠绕着导火索的木柄,一枚手榴弹便大功告成了。

    铁片的厚度、导火索的长短乃至装药的多少都是楚凡反复试验过的——那天在小竹岛看护卫队训练时他便动起了制造手榴弹的念头。回到登州后立刻开始了相关的试验。

    最终他发现,熟铁皮必须要薄到大约1.5毫米以内。才不会出现只朝头尾两个方向炸出的情况,所以最终他让冯疙瘩加工的铁片。大概都在1毫米左右——太薄了也不行,加工时一不小心就能戳破了;导火索最终选择了能燃半分钟左右的,用油纸包好,再用鱼鳔胶牢牢粘在木手柄上,插到弹体里固定好;装药两斤半,再加半斤的杂物则是楚凡自己试投了无数次后得到的最佳配比——装药太多仍不远,装药太少威力又不够。

    折腾到大前天,所有的用料分量和工序楚凡才全部落实,正好小三婶缠着他要到烟厂做工,他顺势便把加工弹药这事儿交给了她——通过打谷场的锻炼,小三婶的管理能力被训练出来了,她本来就心细,又是自家人,这种事儿她来做最合适不过。

    三天时间,所需弹药已经加工好了一大半——定装纸子弹做好了1500多发;手榴弹也赶出来将近200枚了。

    “咚咚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