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牛岛尺(二)-《战辽东》


    第(2/3)页

    推而广之,标准化不仅可以用在鸟铳生产上,也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船只和车辆,大明造出来的船只和车辆虽说看着大小形制都差不多,可一个船匠有一个船匠自己的尺寸,一旦船只车辆坏了,想要换根肋木或是辐条都不可能!

    说着说着,楚凡开始描绘一个在大明人眼中无比美妙的世界: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通用的,茶杯盖子摔了?没关系,把另一个摔了茶杯的盖子拿来就能用;两口子打架把窗户砸了?不用再请木匠打制,直接到木器店里买一面就成;出门车轱辘坏了?瞧见没,前头有个大车店,再买一个装上就可以上路了……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立刻让众人沉浸在了对那种便利地让人向往的生活的想象中,良久,唐吉牛才摇了摇头道,“公子爷,您说的这固然好,可这需要咱大明所有工匠都跟着做才行呀……绝无可能呀。”

    “让大明变成这个样子不可能,”楚凡目光炯炯地说道,“但让牛岛变成这个样子,可就要看你们的了!”

    唐吉牛一怔,看向楚凡的目光渐渐变得激动起来。

    “只要你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牛岛就会变成这个样子!”楚凡坚定地说道,“随着咱们东印度公司的货物销往大明各地,逐渐地大明的工匠们也会受到咱们的影响,总有一天,整个大明都会用咱们东印度公司的标准!……标准化,就从我们开始!就从现在开始!”

    恰在此时,那位首饰匠送来了造好的游标卡尺,楚凡正好用来向大家解释标准化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公差。

    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登州鸟铳和鲁密铳不同部位的差距后,孙和斗第一个理解了公差——他觉得所谓公差就是在不影响通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允许的误差。

    理解了这一点后,孙和斗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改造鲁密铳、把燧发装置装上去的工作中。

    不过很快他就遇到了难题——这些工匠都不识字,自己即便测量出来了相关的尺寸,可要让工匠们都记住实在太为难人,记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

    “小师叔,这标准化看来还是弄不成,”孙和斗愁眉苦脸地向楚凡抱怨道,“这青铜杆该多长、燧发铁板该多宽、火门该多深……涉及的数字太多了,让这些工匠全都背下来,这……他们也做不到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