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极-《战辽东》


    第(2/3)页

    可一向战无不胜的后金精锐这一次却是吃够了苦头,先是受挫于锦州,围城15日毫无寸进,士气低落;继而移师宁远,蚁附攻城不克,伤亡惨重;再次回师锦州后,军中疫病横行,为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皇太极只得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班师。

    这次失败,让皇太极的军事能力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进而对他是否有能力带领女真发展壮大都产生了怀疑。

    宁锦之战后,皇太极终于从初登大位的自满和狂妄中冷静了下来,认真审视了一遍女真的优势和劣势。

    不用说女真最大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野战能力:简单而公平的八旗制度使每一个女真战士甚至是汉人包衣都勇于作战,通过作战获得生活物资和财富,这就注定了后金作战的目的不仅仅是打败敌人,更重要的掠夺财富和人口——像宁锦之战这样一无所获的战争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而女真军事上最大的软肋便是攻城能力太差,尤其是在面对像宁远这样城高炮利的坚城时,除了拿人命填,根本没有其他办法——而精锐的女真战士,恰恰是皇太极最消耗不起的。

    除了军事上的软肋,皇太极发现,整个女真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产能力太差!

    读过不少汉家典籍,深受汉家思想影响的皇太极当然知道“农桑立国”的道理,可纵观女真各部,除了建州女真有少部分人会耕作外,其他两部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都是以渔猎为生。

    这就导致整个女真生存的基础只能建立在杀戮掠夺之上的,一旦战无所获,就可能导致整个女真的崩溃和灭亡!

    理清思路之后,皇太极很快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短期目标是攻打已经元气大伤的蒙古各部,尤其是西遁的林丹汗——和蒙古人作战虽然所获有限,但牛羊是不会少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不用面对坚城深池。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通过打击和臣服蒙古人,女真就可以清理出一条绕过宁锦防线通往富庶中原大地的道路——大明所谓九边重镇其实早就徒有虚名,要不是蒙古人太虚弱,黄金家族早就该恢复忽必烈大汗的荣光了。

    长期目标则是改变老汗敌视辽东汉人的政策,让这些精于耕作的“两脚羊”为英勇善战的女真战士们提供源源不绝的粮食和武器。

    所以从去年返回沈阳开始,皇太极就顶着其他三大贝勒的巨大压力,连续废除了老汗针对汉人的一系列政策,一下缓和了天命末年极其严重的满汉矛盾。(螃蟹注:天命是**哈赤的年号)

    稳定了内部之后,皇太极这才亲征蒙古,取得了敖木伦大捷的胜利,掳获的牛羊和人口让包括三大贝勒在内的许多人都闭上了嘴——他的汗位终于稳固了许多。

    烛光中,沉浸在书海里的皇太极,眉头不易察觉的挑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了这一段:“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螃蟹注:这段话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是刘邦在叔孙通按照儒家礼教行揖让之礼后的感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