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视线聚焦-《电影巨匠》
第(2/3)页
即使马特不是好莱坞的业内人士,他都不得不为这位宣传策划者鼓掌,依靠他多年分析证券的敏锐和大局来看,站在这背后的策划者绝对是一名智者,同时对于电影的目标群体以及市场的反应回馈都有着深刻的研究,至少在电影市场钻研超过十年!
如果马特知道真相——隐藏在“后天”庞大宣传计划背后的人是兰斯。从始至终都是兰斯,所有宣传策略都来自于兰斯一个人的一手策划,那么马特估计会下巴脱臼,因为他的猜测全部都错误了。
此时此刻,二十世纪福克斯内部的感想就是如此:震惊。震惊,还是震惊!
原本对兰斯的宣传计划不屑一顾的高层们,几乎是瞠目结舌地看着五月四号的各大新闻版面,不仅仅是眼镜碎了一地,就连下巴都已经脱臼得几乎要掉落在地上了,他们甚至来不及感受内心的耻辱感,就已经被眼前难以置信的巨大宣传效果彻底震惊得呆若木鸡。
五月三日的两场游行足足持续了六个小时,洛克菲勒广场的游行人士达到了八千名,而时代广场也吸引了超过三千名的观众长时间驻留。更加可怕的是,几乎整个纽约的媒体倾巢而出,超过四百家大大小小的蜂拥而至,第一时间对两场游行进行了采访——因为他们原本以为这是真实的社会事件,等抵达现场之后才发现,这居然仅仅只是一场电影宣传,不少媒体都大呼上当,可是反应过来之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向了罪魁祸首:“后天”剧组。
于是,到了今天,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等六十三家报纸,纷纷以两场游行的现场作为头版头条,进行了相关报道。这是自去年美国宣布对伊拉克开战之后,一年多以来,头版头条最高度一致的一天。
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关注着这起事件,不仅仅因为温室效应的问题在最近几周已经达到了巅峰,抗议声音铺天盖地;也不仅仅因为“带他们回家”的反响已经深入人心,许多观众都分不清楚电影和现实,纷纷开始指责政/府的不作为,三个孩子的遗失却根本没有得到重视;更因为“后天”的宣传计划将虚拟和现实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强大的代入感让人们根本无法忽略“后天”的存在,这部电影在悄无声息之间已经成为了坊间最炙手可热的焦点。
有人在讨论温室效应所导致的世界末日,有人在讨论政/府对温室效应的轻视和不作为,有人在讨论世界末日来临时家庭的重要,有人在讨论三位走失孩子的营救,有人在讨论世界末日的恐怖和灾难,有人在讨论政/府的肮脏和丑陋,有人在讨论网络与现实的互动效应,有人在讨论电影宣传手段的别出心裁,有人在讨论孩子走失之后母亲的崩溃……
无所不在,关于“后天”的讨论几乎无所不在。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重新抬头的温室效应话题,经过半年酝酿之后,经过超级碗的催化之后,终于在五月初迎来了大爆发,从美国到英国,从德国到巴西,从中/国到南非,全世界范围都在热议着温室效应的危害,而那些环境保护者对“后天”的支持更是达到了巅峰,特别是在五月三日的两场游行之后。
从二月份开始陆续公布的预告片和海报,经过三个月潜移默化的沉淀之后,终于在五月三日的时代广场迎来了巅峰,末世灾难面前人类的渺小以及家庭亲情的伟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灾难面前的奋不顾身带有悲壮的英雄主义,强势崛起——这一次不是要拯救人类或者拯救地球,仅仅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
温室效应导致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导致妻离子散,妻离子散导致人类灭亡……这一个恶性循环又以纷乱而错杂的姿态交错在一起,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恐惧、对政/府无作为的排斥、对亲情挚爱的眷恋全部掺杂在了一起,全部寄托在“后天”之上,彻底爆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