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点映定档-《电影巨匠》
第(2/3)页
更何况,为了维护和平,为了反对战争,为了迎合当下现状,不少电影剧组都已经想好宣传企划了,希望能够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进一步刺激电影市场。就好像经济大危机背景之下的口红效应,就好像一战和二战之中大发战争财强势崛起的美国。
所以,没有人希望取消奥斯卡。
不过,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混沌影业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在这股洪流之中,兰斯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他无法影响整个战争格局,整个社会局势对他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是,西洋镜影业却不同,作为目前二线制片公司的中坚力量,瑞恩无法独善其身。
是否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问题,成为每一家公司头疼的问题,如果不出席的话,又应该如何处理与学院、与媒体的关系,如果出席的话,又应该以什么姿态、什么立场出现,这成为了每一家公司头疼的问题;接下卡的制片计划、排片计划,是否会与战争发生冲突,必须考虑到潜在战争对市场的影响,这也成为了每一家公司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此,瑞恩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出席各式各样的活动,紧跟着好莱坞主流的反应,避免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风云变幻之间,瑞恩也没有时间去搭理兰斯和“上帝之城”,毕竟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已经让圣丹斯评审团大奖急速降温,关注度迅速下降,这就已经足够了。
兰斯清楚地知道这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因为这是一场政客的游戏,更是一场美国全球战略的游戏。不管伊拉克国内是否可以发现大规模杀伤武器,这场战争都势在必行。乔治-布什上任之后,民众支持率一路下滑、岌岌可危,但是却依靠这场战争表现了强硬的态度,重新赢得了民心,两年后实现了连任。
站在十几年后的高度回头看,这场战争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引发了一系列难以收拾的后续反应。在2015年九月份的欧洲难民潮之后,美国政/府更是千夫所指。但,如果重新回到2003年的历史节点上,伊拉克战争还是无法阻止。这,就是政治,也是利益。
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使是派拉蒙影业也必须小心谨慎起来。从圣丹斯回来之后,派拉蒙内部就召开了数次会议,最后确定了一系列方针,其中就包括了“上帝之城”的点映档期。
如果放在平时,即使“上帝之城”问鼎圣丹斯电影节,派拉蒙也不会给予太多重视,毕竟这仅仅只是一部独立电影,而且还是外语片,着实不值得一家大型制片公司大费周章;但放在这个敏感时节,“上帝之城”就显得十分特殊了。
“上帝之城”是一部和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作品,兰斯在撰写剧本、执导电影过程之中也没有任何暗示战争的部分。但是这部电影放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却显得别有深意——即使这根本就不是兰斯的初衷。
电影里对贫民窟混乱黑暗的描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战争之后的灾难,又或者说是战争之后漫长的恢复和重建时期;电影里对暴力和血腥毫无保留的描写,透露着铺天盖地的绝望,更是轻易就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战争、对暴力的排斥和厌恶;电影里结尾对于几个主要角色的处理,也被认为是对战争结局的讽刺和反对;特别是电影是由美国剧组去巴西拍摄的,讲述了一个看似远在千里之外、事实上就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世界的故事,影射意义就更加鲜明了。
所以,派拉蒙认为,这部作品在此刻上映时再正确不过了,不仅可以重申派拉蒙反对战争的坚定立场,同时还可以让电影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