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没有大师的钢琴大国-《超级乐神》
第(2/3)页
但当他进一步了解到华夏钢琴教育的现状之后,卡伦却发现,所谓的八百万琴童,大多数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钢琴学习者!
他们处在一个极为糟糕的环境之中:糟糕的乐器,糟糕的钢琴老师,糟糕的考级体制,好吧,卡伦在此之前,真的没有见过有任何一个国家,在钢琴教育上是如此的参差不齐,泥沙俱下!
在米国,真正从事职业钢琴教育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人才,他们本身就是钢琴家,获得过权威的音乐机构认证,同时参与大型演出实践。而在华夏,大多数钢琴教师,特别是那些小城市的钢琴教师,简直糟糕透了。他们本身就没有经历过正规的、严格的、规范的钢琴教育,尽管在卡伦眼里,这些所谓正规的、严格的、规范的钢琴教育也是问题重重,充满了教条、死板等问题,但毕竟基本的东西还是正确的。可是那些低劣的老师,他们甚至连基本的触键方法都是错误的,甚至连一首稍稍难一些的奏鸣曲都无法演奏,有的仅仅拥有车尔尼599中期的水平,就可以去教那些初学者。卡伦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太疯狂了!
套用这个古老国度的一句老话:这完全是误人子弟!
而在这里,华夏的钢琴教育的顶级机构,卡伦在这里也看到了很多让他不习惯的问题。比如他们习惯于演奏那些大型的、难度高的曲目,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框子内,不愿意去研究那些不知名钢琴家的作品,他们甚至从来不演奏那些流行的钢琴作品,更不用说演奏一些即兴的爵士和蓝调了,还有他们国家的流行歌曲、民族音乐,这些在卡伦看来,都是非常棒的东西,但他们从来不去弹。他们每天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李斯特,肖练,贝多芬,鲁宾斯坦……当然,还有无止无休的考试、考级、比赛。
天呐,难道钢琴在他们这里,就是为了比赛,或是炫耀自己技巧的一种工具吗?要知道,钢琴是用来演奏美妙的音乐的。不是用来展示技巧的。
好在,卡伦在这里还是拥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和受人尊敬的,这里的人对外教都非常崇拜,在这里他能够获得在米国无法得到的尊敬和礼待。他每次讲公开课,都会有很多的学生来听,有不少还会主动跑过来和他合影。卡伦很喜欢这种感觉,这也是他选择留在这里的原因。
米国不是天堂,米国的经济这些年已经在衰退了。这种衰退也影响到了艺术界,卡伦原来所在的费城交响乐团,在他离开那里到华夏之前,已经几个月没有一场像样的大型演出了,赚的钱也不是很多,甚至不够维持他的生活,无奈之下他才只得来到了华夏。而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对严肃音乐的兴趣正在渐渐增加,他们愿意花上不小的一笔钱,走进音乐厅去听一场音乐会。他的钢琴独奏在燕京举行了几次,也都非常受欢迎,这让他感觉很好。
但他也不只一次在公开和半公开的场合和他的华夏同事们说,华夏的钢琴教育体制太落后了,太死板了,这样的体制下教育出来的,只能是一群会弹琴的机器,教不出大师来。但很遗憾,他们虽然表面上对自己的话很赞同,但一转身。依然在重复着之前的事情。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
在他看来,能够进入到这里学生,音乐天份真的都是很优秀的。他们的技巧很棒,他们的努力也是米国的学生们无法相比的。可是。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枯燥的练习和比赛上,仿佛他们练习钢琴的唯一动力,就是要参加比赛,就是要获奖,就是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棒。比别人厉害!
可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弹钢琴,还能弹出音乐本身的意境吗?
每天走在这间音乐楼里,卡伦听到的都是迅速的、疯狂的、炫技的各种琴声,这种音乐在他听来,简直就和噪音差不多,毫无灵魂,纯粹一堆技巧的堆砌。他感到可叹,感到悲伤,他在他的课堂上大声呼吁,但遗憾的是,没有人听他的话。
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卡伦走过这间普通的小教室的时候,被里面传来的一阵柔和如水的琴声所吸引,这琴声是如此自然,如此安静,瞬间就牢牢定住了他的脚步。
这是贝多芬的月光,他听过无数次。这首曲子,也是他最喜欢听、喜欢弹的一首曲子。
他也听过很多学生弹这首,但每听到他们弹,他都逃得远远的,并且耳朵里面像是进了什么脏东西一样,想要拼命地洗出来。每到这时候,他会拿出那张肯普夫的cd,放进cd机里,戴上akg的顶级监听耳机,一口气听上几遍。仿佛不这么做,就不能将那种糟糕的心情赶跑一样。
可是今天,这首月光……
天呐,那种安静,那种从容,那种深沉……
听着这样的琴声,卡伦的一颗心也跟着沉醉起来了。他仿佛觉得自己身处静寂的夜晚的海边,黑色的海水连成一大片望不到边的低沉与宁静,而一缕白色的、如同纱一般的光月,温柔地投射在这海面之上,瞬间照亮了他的心灵。
“好美的琴声,这是谁的版本?吉列尔斯?李希特?肯普夫,不对,这是现场演奏的!”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踏板声之后,卡伦突然醒悟过来说道!
“现场演奏居然能弹出这样的效果?他是谁?”此刻,巨大的震惊让卡伦几乎有些失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