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牡丹江镇-《远东1628》
第(3/3)页
西部开发区管委会的另两位副主任,此时都在牡丹江镇,他们已经接到了沿河镇刘传祥的电报。货运车队刚一到达牡丹江镇,他们就都出来迎接胡伟的到来。
任朝新一把握住了胡伟的手,笑道:“老胡,你今天刚到,怎么就坐这个玩意儿颠儿来了。明天一早坐卡车来多好,又快又舒服。坐这玩意儿,人都能颠吧碎了。”
胡伟咧着嘴道:“我也没想到啊,这一路也太难走了。现在这路况直接影响牡丹江镇的建设速度。这里的造船厂的建设还是要抓紧啊,别再影响了明年的平辽计划。”
任朝新笑道:“没关系,公司生产的都是内河甲板驳船,全部采用模块化标准构件,这里的造船厂只是负责组装。甚至冬天在厂房里也可以继续施工。只要林场建立起来,船体结构等大型木质构件在这里就能生产。其他的钢铁附件,以及蒸汽动力机组的构件、武器等设施直接运来组装就可以。”
牡丹江镇的镇长郝平笑着说道:“几位主任,我们安排了晚饭,边吃边谈吧。”
胡伟颠簸了一路,只对付了几口压缩饼干和水,早就饥肠辘辘了。他笑道:“好吧,这一路把我颠的,都没吃什么东西。可把我饿坏了,吃饭吃饭……”
高强笑道:“今天我们在附近土著村落换了一些山货,我和老任亲自掌的勺,狍子、野猪、野鸡、猴头、山木耳还有一些刚开冰的河鱼。我拿了几瓶公司的玉米特供,早就听李明说胡主任海量,今天我一定要和胡主任好好喝一次。”
第二天早上,胡伟在任朝新、高强的陪同下,在牡丹江镇四处转了转。因为路况比较糟糕,牡丹江镇的建设速度根本无法和沿河镇相比。造船厂和港口,还有牡丹江镇的基础设施都还处于施工的初期阶段,主要的原因还是沿河镇到牡丹江镇之间的路况太差,运输车辆也不足,导致各种物资跟不上这里的建设速度,建委的几千名工人基本处于半开工状态。
在这里调查了一番后,胡伟用军用电台联系了海参崴民委会,向王和汇报了牡丹江镇的情况。王和马上调集了北宁镇和起点镇的大量农用车,陆续运到了牡丹江镇。
胡伟还和军委会的高建国取得了联系,请求军委会支援一些车辆。高建国一听是牡丹江镇运力出现了问题,二话没说,也把军委会的卡车都给调了过去,甚至连后勤部封存的卡车都用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