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啊,这对我们算是一个好消息吗?”阿荣有几分纠结的说道,“虽说亚洲证券的薪水待遇比我们这边高出一两成,但两家公司有大量的竞争业务,合并后该不会裁员吧?”

    香港证券业从10月19号的“黑色星期一”之后。两个多月来持续不景气。像纽约、伦敦的股市在经历暴跌之后,都已经有了逐步回暖的趋势。

    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从最低点时的1700点。重新上涨到了2000点。伦敦ftse指数也从最低点时的1600点,上涨到了1800点。

    但港股的恒生指数近两个月来依旧阴跌不止。从“黑色星期一”之前的3900点,一直跌到现在的只剩1870点,总跌幅已经超过50%。投资者的信心在这轮股灾中,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对香港证券业来说绝对是灾难。

    “是啊,咱们团队还正与亚洲证券那边,竞争创达电子的上市包销业务!亚洲证券收购我们公司,该不会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吧!”高思琪也皱了皱眉说道。

    “你们俩别自己吓自己了,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一下嘛!要是新鸿基真的被亚洲证券收购了,咱们也算是‘财神李’手下的员工了!”刘绍全镇定的说道,其实他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三人走进位于历山大厦的新鸿基证券总部之后,立刻察觉到了今天不同的氛围。大家都在热烈的探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香港证券市场上突然爆出来的这条重磅消息。

    亚洲证券公司虽然成立刚刚只有两年,但却通过疯狂的扩张,迅速晋升为香港券商中的前三甲之列。亚洲证券发展最快的业务是投行业务,包括承销新股上市、发行债券等。在股灾发生前的今年前九个月,亚洲证券累计为17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ipo行动,几乎达到了一个月两家。

    而相比之下,新鸿基证券的强项在于传统经纪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票买卖。新鸿基证券拥有全行业最多的开户数量,由它代理的股票交易额,一度能占到整个港股市场日成交额的两成。

    行业内的普遍看法是,新鸿基证券与汇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证券并驾齐驱,而亚洲证券的整体实力稍弱一筹。但如果新鸿基证券能与亚洲证券合并。那么新公司的实力可以完全压制获多利证券。

    上午十点,新鸿基证券总裁办公室突然发出通知,所有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的人员全部前往历山大厦十二层开会。整个新鸿基证券的办公区。都因为这个通知而一下子嘈杂起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办公了。

    之前许多人还怀疑并购的消息是个假新闻。毕竟两家行业内龙头企业想要达成收购协议,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事先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开会的通知一出,就是再木讷的人也察觉到了不对!

    亚洲证券与新鸿基证券进行合并,新公司更名为亚洲正红基证券。由李福照先生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原亚洲证券的总裁庄培宗先生出任新公司的总裁,而新鸿基证券的总裁冯勇祥先生则会出任新公司的董事。

    中午十二点半,港股午盘休市时。亚洲证券与新鸿基证券合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香港证券市场。许多人都没有预料到才爆出还不到两天的小道消息,竟然一下子成为了事实。

    新鸿基证券和亚洲证券,这两家港股市场上的领头羊券商,完成了闪电合并!这也只有在香港这种没有反垄断法的地方,事情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要是在美国,像这种会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并购案,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同意的!

    亚洲证券最终以2亿港币现金,以及新公司10%股权的代价,从冯勇祥手中完全收购了新鸿基证券。新鸿基证券公司的估值在2亿港币左右,也就是新公司的10%股权对于冯勇祥来说就是溢价利润。

    而冯勇祥从并购案中获得的更重要的一项收益。就是李轩对冯家争夺港基国际银行控股权的全力支持。当初他的父亲与阿拉伯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是在1985年1月中旬,而其中的股权回购条款只有三年的有效期。

    也就是说冯家必须在1988年1月中旬之前激活回购条款,所以冯勇祥也没有时间在新鸿基证券公司的转让上斤斤计较。他在李轩开出一个有诚意的价格后就迅速点头答应,然后开始全力准备控制港基国际银行的事情。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