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宣传片-《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不但两大电视台都派出了专门的摄制组。香港的主要报纸也都专门派出了记者北上采访。而李轩显然是香港记者们围堵的重点人物。虽然李轩的内心深处是一颗红心向着党,但如果他被媒体贴上“亲-共”的标签,对东方集团未来的全球化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清华大學可以说是每一个中国學子,梦寐以求的學府殿堂。如果能够在清华的讲坛上对着莘莘學子开讲,对李轩这个披着香港皮却有着一颗内地心的人来说。绝对是值得荣耀一辈子的事情。
但“两会”这个时间点太过敏感,李轩这次来北京是准备做一个完全的透明人。因此只好婉拒了清华大學的邀请。之前霍营东老先生还希望他,能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几个新提案,但同样被李轩婉言谢绝了。
宣传短片播放结束后,东方集团的一位人力资源部副总监走上讲台,开始向大家详细介绍东方集团此次试点招聘的计划,以及新员工入职后的职业规划。副总监的普通话口语中虽然有一股粤语味,但与内地學生的交流还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前世的李轩从小在深海特区长大,而深海市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它的普通话基础比粤东省的其他地区要好得多。所以李轩其实能够流利的说普通话和粤语,为此这一世的他特意请了专门的普通话老师,从而让自己能说普通话的事情不显得突兀。
而在他的带头示范下,整个东方集团的中高层都开始學习国语。毕竟自己的老大都做出了榜样,下面的人也要识趣一点。全公司兴起语言學习热潮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从台湾地区招聘来的研究人员在香港工作时,与本地科研人员的交流更加容易。
而更大的好处是,接下来内地员工融入东方集团的体系也更加容易。比如这一次负责内地试点招聘的十几人香港团队,无一例外都能流利地说普通话。
“刘姐。这里!”刘畅站在小礼堂出口的角落里,朝刚刚走出来的刘丽丽挥了挥手。
刘丽丽是当初刘伟和刘畅代表清华大學,去香港参加“东方红”交流计划时,东方集团为他们这些内地學生安排的接待员和生活助理。
刘伟和刘畅在香港學习和生活的这一年中,刘丽丽帮他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大家在一年的相处中,也建立了不错的感情。这次刘丽丽刚好被安排在赴内地进行专场招聘的团队中,这对两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刘姐,之前你在香港请我们吃过港大的美食,这次我们俩请你也尝一尝我们清华大學食堂的美食!”刘畅笑着说道。
相比于性格有些腼腆的刘伟,刘畅的交际能力更好一些。刘丽丽是香港大學的校友。有一次她在两人面前吹嘘,港大的食物比中大要好吃得多。但刘伟和刘畅表示不信,于是她专门带着两人去港大的餐厅饱餐了一顿。
“呵呵。那我一定要尝尝你们學校厨师的手艺,可别让我失望啊!”刘丽丽抿着嘴笑道。
刘伟和刘畅之所以会与刘丽丽成为不错的朋友,是因为他俩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香港人惯有的那种趾高气昂。其实李轩非常重视公司内部的地域歧视问题,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常会进行专门的问卷调查。
而一旦有职员在这方面的评分过低,那么将会直接影响他在公司内的晋升。而刘丽丽正是因为第一期“东方红”人才交流计划的几十名内地學生,在离开香港前对她的工作普遍评价很高,因此很快得到了升职加薪。
三人来到教工食堂。点了几个广受全校师生好评的小炒,然后在等菜时聊到了招聘的事情。刘伟和刘畅两人因为去过香港,所以对东方集团的认识,远比他们的同學要深刻得多。
“唉,我原本以为这次竞争的压力不会很大,但没想到你们放出了这样一个大招!今晚报名的人肯定很多,看来明天面试时不得不进行一场血战了!”刘畅对刘丽丽摇了摇头,露出非常无奈的苦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