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新提议-《重生电子帝国》


    第(3/3)页

    但邓老显然有足够的胸襟,能听得进忠言逆耳。在李轩刚开始长篇大论时,他就示意旁边的秘书,全程记录李轩的讲话。邓老也许不会一下子就同意李轩的观点,但他可以找人展开专门的调研!

    趁着八十年代西方世界对自己敞开大门的机会,中国曾经引进了不少项目。有一些项目的确促进了国内技术的进步,但有一些反而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大飞机项目,八十年代初有关部门与美国麦道公司达成协议,希望通过先组装麦道飞机,进而得到美方的技术转移,最终实现大飞机国产化。

    为此,已经生产出三架原型机,并开始进入试飞阶段的运-10项目,因为得不到后续资金支持而被迫下马!但到了九十年代初,中美关系已经趋冷,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波音公司直接拒绝了麦道当初口头承诺的后续协议。

    而深海微电的晶圆厂项目,同样必然会导致国内电子行业的许多其他项目被迫下马!因为国家每年分配给每个口子的资金预算是有限额的。

    深海微电的晶圆厂项目的总投资接近1亿美元,虽然大部分是国家特批的额度,但依旧会占用到电子-工业部不少的资金。电子工业部在深海微电上投入的钱多了,就意味着下属其他企业分到的资金少了!

    至于电子-工业部规划中,所谓的外部引进和自主研发两头并进,其实就是句空话。因为以中国八十年代的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来支撑两线作战!

    当然,李轩今晚的目的,并不是来畅谈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弊的。他刚才之所以滔滔不绝的说那么多,也是为了引出下面自己的观点!

    “真正一流的技术是无法被引进的,即使对欧洲、日本这样的铁杆盟友,美国依旧有许多技术不愿意拿出来共享!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还需要靠自主研发!

    但我们东方电子在分析了国内最近几年的各项经济数据后,却发现一个非常不乐观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连续几年呈现下降趋势!”

    李轩突然很严肃的说道,“这也许是因为国家现在的总体局面还比较困难,政府手头的资金有限,必须优先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上!

    但是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我在这里有一个提议,或者说是做一个试验!”(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