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传单和防晒霜-《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李轩和东方实验室之所以愿意投资这项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收益的项目。还是处于长远布局的考虑。东方集团近期虽然没有直接投资内地的打算,但未来内地的潜力远比香港这一城之地要深厚无数倍。
特别是内地的人口红利。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不仅仅是低端的工厂流水线工人。还有大规模的科研民工。后世所有跨国企业,没有一家不在国内设立各种研发中心。也许高尖精方面还无法与发达国家媲美,但一些普通项目,国内廉价的科研成本,绝对可以碾压硅谷。
东方集团背靠香港,比其他跨国巨头有着天然的距离优势。现在趁着还没人注意到内地这块人才处女地,抢先过去跑马圈地。等九十年代欧美公司反应过来时,东方集团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布局。
“各位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香港,我叫刘丽丽,是‘东方红’项目的接待负责人之一。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家在香港生活期间,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将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萝湖口岸关检大厅,人才交流计划第一批赴港的内地师生刚走出安检口,就已经有东方实验室人才交流项目部的负责人在等候。
“东方红”,这是李轩为这个人才交流计划,取得恶趣名字。
陪同刘丽丽一起来接人的还有香港新华分社的一位负责人,他也简短的讲了几句爱港爱国的客套话,所有人就登上提前预备好的巴士,前往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刚刚开始放暑假,所以校园里略显冷清。这群来自内地的师生,会趁着这个假期突击学习粤语和英语,来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香港本地的生活。
“刘伟,我们每个月的补贴有四百港币,折算成人民币比我父母俩的工资总和还要多,而且这还是外汇,咱们的条件也太好了吧!我们每个月怎么可能花得了那么多钱!”
刘畅悄悄凑到隔壁座的另一个学生耳边轻声嘀咕道。他和旁边的刘伟一起,都是来自清华的学生。
“别说话,认真听讲!”刘伟比刘畅严肃许多,他瞪了自己同学一眼,就继续认真听刘丽丽讲诉各种注意事项。
刘畅来自于东北的一座小县城,而刘伟则出生在西南大山深处的农村,他家的条件比刘畅要差许多。每月400港币的生活费对他来说是一笔从没见过的巨款,而且这还不包括伙食补贴。但刘伟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显得很镇定。
“中文大学已经提前给大家准备好了宿舍,所有来学习交流的老师和同学,这个暑假都会先在中大生活。等下学期开学后,去港大、理工学院等其他院校交流的师生,各个学校会另有专人来为你们安排转校的食宿问题!
来参加访学项目的老师们,待会儿下车后会由我的同事李玲负责带你们。东方实验室在沙田为你们另外安排了了宿舍!”一路上坐在巴士前排的刘丽丽拿着扩音喇叭,用略显别扭的普通话向所有人介绍各种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