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和平安定的1912年-《帝国海权》


    第(2/3)页

    提尔皮茨眉头紧锁,皇帝的口气听上去很不乐观。马沙尔已经69岁了。这个年纪来一场大病想要痊愈的可能性并不高。

    实际情况比提尔皮茨想的更糟糕,马沙尔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程度虚弱了下去,恐怕时日无多。不过现在说出来除了徒增伤感外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约亨并没有说的太详细。

    “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得不考虑马沙尔的继任者了。”私人情谊先放一边,维持帝国政局的稳定,政策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已经和提尔皮茨一起在年初晋升元帅的戈尔茨说到。

    “马沙尔对继任者有什么意见吗?”提尔皮茨问到,不过眼角却扫了一眼还站在一边的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在讨论下一任帝国首相这样高敏感度的问题上让这位国务秘书在场有些不太合适,不过皇帝陛下没有示意让他离开,显然表示着陛下有意让他参与进这样的重大决策。显然,戈尔茨也想到了这一点。和提尔皮茨对视了一眼后两人都想到了一个可能。

    “马沙尔向我推荐了你,霍尔维格。”约亨的话证实了提尔皮茨和戈尔茨的想法:“马沙尔认为你的有能力让他的政策继续实施下去。而且在马沙尔养病的这段时间。帝国的政府依然能够和往常一样正常运转,你的能力有目共睹。所以我也认为你是马沙尔理想的继任者。”

    这个消息让霍尔维格整个人都呆住了,一股热血涌上头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约亨看着霍尔维格的反应微微一笑说到:“知道为什么马沙尔阁下和我都决定由你接任德意志帝国首相吗?”

    霍尔维格摇了摇头,德意志帝国首相!自己从未想过自己能在现在成为这个欧陆第一强国的首相。对任何一位政治家来说成为可以左右整个世界局势的强国首相都是梦寐以求的。但是44岁的自己资历远远不够。

    虽然按照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只要皇帝陛下的陛下的任命,议会那边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反对的可能性极低,自己成为帝国首相几乎板上钉钉,但是越是如此自己就越忐忑不安。

    且不说铁血首相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建立过程中的功勋。单单看帝国建立后的两任首相,卡普里维阁下是陆军高级将领,之后又担任过海军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皇家海军的崛起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马沙尔阁下则担任过外交大臣,在帝国外交事务中有过出色表现。而自己虽然身为帝国国务秘书。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折,一帆风顺的晋升之路却也很难拿得出足以服众的成绩。

    “不要紧张,我和马沙尔阁下之所以选中你的原因很简单。首先,你是国务秘书,是对马沙尔阁下的工作最熟悉的人。第二,马沙尔阁下对你的能力很认可,而且这段时间你能在马沙尔阁下修养的情况下让政府的日常工作顺利运转也证明了你接任可以做到平稳过渡reads;。第三,就是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持稳定。一个能继续执行前任首相政策的人比一个想要执行新政策的人更合适这个位置。”约亨说到。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历史上1909年-1917的德意志帝国首相,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他的执政生涯十分失败,认为他对奥匈帝国的承诺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他在国内政策改革上的迟缓也为德国战争末期阶级冲突爆发埋下了伏笔。不过另一派则认为他在战前和战争中期对国际局势的分析十分精准,只不过由于国内外的各方面因素的干预和阻挠才导致了自身政策的失败,因此他本人依然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