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曙光女神-《帝国海权》
第(3/3)页
首先共鞍炮架在散布问题上就根本无解。高曲率弹道在炮架不水平时,偏离炮架中线三联装的左右炮在方向上会偏离原定落点方位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一点就大大影响了主炮的散布。
只有采用每门主炮都能独立俯仰的不共鞍设计才能在射击前做细微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设计在技术上和成本上都更高,而且现在研制也来不及。
但是即使使用不共鞍设计并且加装射击延迟设备,三联装主炮的散布问题依然无法完全解决,只不过由于技术的进步,那存在的一点散布问题和缩短装甲带长度,节省重量比起来是可以牺牲的部分而已。
而现在约亨的共鞍炮架的三联装炮塔设计没这个条件。安装射击延迟器的9门150毫米火炮利用射速提高投射量勉强能掩盖这个问题,但是减少到6门的时候,还是算了吧。
而战列舰的主炮想要在一战水平下满足三联装的散布要求,至少要保证12门主炮,所以要么吨位允许。要么技术取得突破,否则约亨是不会考虑三联装主炮的战列舰的。
所以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的新式轻型巡洋舰的设计只能推倒重来。
不过因为原本船厂就准备了备用方案,所以新的设计方案也很快就拿出来了,随后被提尔皮茨采用。
原本两级轻型巡洋舰上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的仅拥有前半球防护的单联装甲板炮座被更贵、更重,但防护效果更好,使用效率更高的双联装旋转炮塔所取代,并且使用的是舰艏背负式布局。
前二后一三座双联装主炮塔,6门150毫米舰炮的设计虽然在火力上并没有明显提升,但是却提供了更好的防护和更高的效率。而且将战舰的吨位很好的控制在了设计排水量5200吨的标准上。
按照预计的开工时间,新的轻型巡洋舰将是比修改了设计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更早的,德国第一级使用舰艏背负式旋转炮塔的军舰。
因为使用了舰艏背负式炮塔,后部的舰桥也不得不抬升高度,显得更加高大,而这样又舰桥有了更大的空间来集中更多的部门。
简洁而紧凑的上层结构让甲板看上去清爽了的同时,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因此约亨才决定在两座烟囱中间加装水上飞机的。(未完待续……)
ps:标题看似和内容毫不相关,但实际上是有关联的
顺带一提,我到现在还没捞到瑞鹤,已经快给逼疯了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