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地中海攻略-《帝国海权》


    第(3/3)页

    虽然愚蠢的邱胖子提出的达达尼亚海峡战役让英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奥斯曼人却也不得不分兵应对,从而压力大增。

    如果能让奥斯曼人心无旁骛的应付俄国人,甚至能通过海陆得到同盟国的支援,那么德国人的东线压力则会大大降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约亨到时不介意英国人把原本死在达达尼亚海峡战役中的的协约国士兵送到西线,让他们更有效率的死在德国人的防线前。

    而更加理想的状态是如果同盟国控制了整个东地中海,那么向希腊、罗马尼亚这样摇摆不定并且最终加入协约的国家也会在压力下倒向同盟。

    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强同盟国对东地中海的控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约亨希望能够实现的大地中海计划。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意大利人你别背后捅我一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约亨对意大利自然是百般拉拢。在约亨的热情款待下,埃马努埃莱三世和约亨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虽然这种友谊在国家利益面前十分脆弱,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国王的好恶还是能对其政策的偏向性造成影响的。

    并且在正式谈判中,德国也先决口不谈要求意大利承担这样那样的义务,以免意大利人以各种借口推诿,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因此谈判首先就经济方面进行展开,德、意、匈、克,四国达成协议,相互之间提高经济合作,加深技术交流,降低进出口关税,并且享有平等的贸易政策。

    至于重新签订的秘密防御同盟条约中,意大利的义务依然有限。

    当缔约国先对其他国家宣战的情况下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缔约国遭到英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依然可以保持中立。由于奥匈解体,原本奥匈遭到俄国进攻时,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这一条被取消。

    而原本德国遭到法国进攻时,或者法俄一起发动进攻才需要意大利承担义务的条款被修改为当德国遭到法、俄任意一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有履行条约的义务。

    不过由于意大利和俄国并不接壤,海上也有一个奥斯曼土耳其看门,因此认为这一要求并没有太大问题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