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拉拢意大利-《帝国海权》


    第(2/3)页

    这样有利的条件约亨当然要抓住,并且继续深化,免得埃马努埃莱三世慢慢成熟之后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导致意大利两面三刀。

    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帝国一样,都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分裂成多个王国。并且同样是完成统一时间并不是很长的国家。不过作为德意志帝国主导的普鲁士王国有着可以称雄欧陆的强大军事力量,而意大利王国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欧洲没有发言权。

    意大利王国统一之后,和德国一样赶上了殖民时代的末班车,但是国力略逊的意大利所能获得的利益比德国还不如,鞭长莫及的意大利更是只能对地中海对面的北非地区垂涎三尺。这就导致了意大利在地中海权益和北非殖民地问题上和在这个区域拥有传统优势的法国产生了冲突。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入侵突尼斯,并将突尼斯纳为自己的保护国,这让早已觊觎突尼斯的意大利十分愤怒,然而以意大利的实力自然无法与法国抗衡,因此意大利选择法国人的世仇,同时也是欧陆新兴强国的德意志帝国作为自己的盟友。

    因此在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署了秘密防御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就此成立。

    不过作为俾斯麦选择的铁杆盟友奥匈帝国似乎天生就是给德国人拉仇恨的,和俄奥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一样。意大利对奥匈帝国也是苦大仇深。

    意大利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就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之下,而拿破仑失败后意大利又重新落入了奥地利帝国的手中。经过数次独立战争后统一的意大利王国为了收回奥地利帝国手中的威尼西亚,选择作为普鲁士的盟友参加了普奥战争,约亨所说的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友谊便始于此。

    但是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之间却是连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奥斯托扎战役被奥地利人狠狠教训了一番,利萨海战更是老老实实的做了反面教材,此仇此恨不可谓不深。

    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帝国一落千丈,变成了奥匈帝国,意大利也得到了威尼西亚。但是奥地利人依然控制着伊斯特拉半岛等区域,这依然是意大利和奥匈之间无法化解的矛盾。

    而意大利人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这种地方都吃了亏以后。其本身的扩张欲望更是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因此在英国将索马里殖民地转交给意大利。并且在之后又支持意大利对利比亚的要求,意大利开始向英国靠拢。

    并且意大利在经济上对英国的依赖,意大利每年所需要的煤炭有60%需要向英国进口,着更让意大利不愿意与英国为敌,并且一步步向斜月国靠拢。并在1902年和1908年相继同法俄两国单独达成了条约,被德国首相比洛怒斥为“不贞的荡妇”。最终在一战爆发后面对英法向许以的重利,倒戈相向,加入协约对奥匈宣战。

    而现在情势则大不一样,奥匈解体,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帝国,意大利人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就不复存在了。至于说意大利人会不会因此将矛头对准德国,只要埃马努埃莱三世还没发疯,就不会如此不智。

    再加上德国在数次国际会议上都将意大利给捎带上,让意大利能够顶替奥匈帝国在欧洲列强中拥有发言权。法国则对这个意图和自己抢夺地中海权益的家伙没有好感,数次阻挠。两相对比之下,意大利和德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远比历史上紧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