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前无畏舰?准无畏舰?无畏舰?-《帝国海权》


    第(2/3)页

    第二种方法就是学日本,让装甲巡洋舰装上战列舰的主炮然后进入战列线承担决战任务,即决战型装甲巡洋舰,筑波级和鞍马级这种玩意。

    但是这样的玩意,可以看成不完善版本的战列巡洋舰,对比同时期的前无畏舰她们的造价并不便宜,但是到无畏舰时期,她们航速没有优势,火力没有优势,装甲还是劣势。到时候比战列巡洋舰还不堪一击。

    第三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的衍生版,即在决战型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强化装甲,使其能够达到无畏舰时代的战列舰的防护水准,这样她们在战列线上不至于不堪一击。

    不过这个方案导致战舰的造价更高,几乎可以看成是前无畏舰时代的高速战列舰。这个方案的确是可以满足上战列线的需求,但是性能和价格之间不成正比。

    而且考虑的4门主炮的命中率问题,这种玩意上了战列线也只能起到分担对方的dps的功效,而zi的dps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具体qing  kuang可以参考日德兰海战中的德国前无畏舰。

    因此约亨想到了第四种方法,即低速弱化无畏舰。6门主炮能够满足齐射命中率的最低标准,而历史上6门主炮的无畏型战舰的设计也并不少见,例如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德意志级装甲舰,o级战列巡洋舰等等。

    虽然6门主炮进行齐射要保证命中率也得益于火控和观瞄技术的进步,但是火控和观瞄进行后期改装比较容易,想给战舰增加主炮可是基本上没可能的。

    这也是约亨为什么坚持要在勃兰登堡级和下一级战列舰上采用6门260毫米管退炮的原因。现在的260毫米40倍径(英美标准的37.1倍径)主炮使用的也是弹重不足的玩意,192公斤的炮弹,初速810米/秒,射速1.5发/分。

    虽然弹重不足,不过初速比现在的英制254毫米舰炮高不少,因此单发威力并不差,加上射速优势作为10英寸级别的舰炮是够格了,但是kan  kan英国人君权级战列舰上343毫米主炮,也难怪日本人不要。

    做出这样的牺牲约亨自然也是有zi的考虑,未来kc钢板面世,在没有被帽穿甲弹的qing  kuang下,kc钢板将会天下无敌。大口径舰炮啃不动kc钢板,加之射速太慢,因此前无畏舰进入了大量装备二级主炮的时代。

    二级主炮可以看成是副炮的大型化,有着8英寸以上10英寸以下级别的口径的二级主炮,有着较高的射速,在大家都打不穿kc装甲的qing  kuang下可以用射速来发射高爆燃烧.弹,破坏敌人的上层建筑来让对方丧失战斗力。

    对马海战日本海军的二级主炮搭配下濑火药炮弹起到的作用可比那些305毫米的主炮要大得多。

    所以二级主炮上可以打战列舰,下可以打巡洋舰,迅速成为各国海军的宠儿,各国前无畏舰立刻变成舰上堆满二级主炮的玩意。

    但是这样不仅给统一火控带来了麻烦,也让排水量不可遏制的升高。因此在一级主炮的射速也提升后就会发现,拆掉10门二级主炮,完全可以多装4门一级主炮。而且威力还更强,火控还更方便。

    全重炮战舰的设想也由此而来,从而诞生了无畏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