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幕起-《锦罗春》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自打进入了七月,乌蒙的农户们就变得紧张而欣喜。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原因无他,大家辛苦劳作了一年,终于到了收获劳动成果的时节。

    而他们之所以紧张,则是因为秋收在即,田地里、山野间金灿一片的粮食作物,急需他们抓紧时间收入自家的粮仓。

    他们欣喜就更简单了——

    今年老天爷赏饭吃,一年都风调雨顺的;

    新来的府尊大人更是厉害,几个月的时间就肃清了乌蒙境内的所有匪患、乱兵,农户们再也不用担心≈,ww★.自己辛苦一年的作物会被歹人抢掠嫡后策,狂后三嫁。

    尤其让百姓们称颂的是,府尊大人刚上任就免除了乌蒙的所有苛捐杂税。

    最初有些豪强还仗着自己是‘地头蛇’,对府尊大人的命令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继续欺压底层的农户们。

    但紧接着,府尊大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狠狠的打击了豪强的气焰。

    随后又组建乡勇,设置联络点,哪怕是最偏远的山村,也在官府保护的辐射范围内。

    府尊大人说了,只要百姓们遵守大齐律,尽到了大齐子民的义务和责任,府衙便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和权利。

    况府尊大人也不是个只会耍嘴皮的人,他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这一点。

    现如今,乌蒙境内,再也没有嚣张的山匪,再也没有四处流窜的鞑子和乱兵,有的是官府的差役和乡勇。

    看到那些健壮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手中的武器。乌蒙治下的百姓感到莫名的心安。

    对于府尊大人及其所在的府衙也充满了信心,官府的威信一日日的增强。

    现在,根本不用官府三番五次的命差役们下乡催促。许多百姓已经在心里暗暗盘算:唔,秋收了,今年是个丰收年咧,田税也该上缴了。哦,对了对了,还要去服徭役。

    ……可以说,齐谨之用他的努力。让治下的百姓重新对官府有了信心,也重新有了身为大齐子民的自觉。

    如今的乌蒙,与一年前相比。绝对是两个模样。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府城上空飘荡的空气都充满着希望和喜悦。

    齐谨之并不满足这些。

    “山林间还有不少山民不肯下山哪,”

    齐谨之坐在罗汉床上,和捧着硕大肚子的顾伽罗闲聊。

    大齐朝建立的时候。高祖爷于西南治理上。一直推行的是改土归流,即削弱土司的权势,尽可能让山民们下山,接受朝廷的教化。

    这项措施几十年执行下来,效果还是有的,只是还没有彻底完成。

    现在的西南,是土司和官府共同治理,在某些方面。官府的影响力已经压过了土司,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汉化也十分深远。

    然而,在更偏远的广大山林里,土司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那些土司和头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统治的地位和权势,甚至鼓励、撺掇归流的百姓们再次弃田回归山林。

    过去几十年里,也确实不时发生许多归流的百姓重新上山的事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也简单,只有八个字,‘苛捐杂税,擅兴徭役’。

    想想也能理解,农户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好容易有了收成,绝大多数却被官府给收走了,剩下的粮食连糊口都不够。txt电子书下载/

    吃不饱肚子也就罢了,最可怕的是,每年还要去服徭役。

    什么修缮城墙,挖护城河,通沟渠,铺路修桥……这可是没有机械电力的古代啊,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要人力进行。

    城墙、路桥所需的石板,全都要人肩挑手提、一步步的运送过来妻居一品,首席的专属恋人。

    一段长城不知埋葬了多少个杞梁(传说中孟姜女的老公),每年官府征发的徭役也是艰苦异常,受伤、生病乃至累死根本不稀奇。

    为了躲避徭役,有的百姓甚至不惜自残。

    宁肯硬生生把自己的腿摔断、胳膊打折,也不愿去服徭役,足见这徭役的可怕程度。

    面对如此严苛的税和徭役,平地的百姓只能含着血泪忍了,可对于山民出身的夷人来说,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一个字——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