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045章 添堵-《锦罗春》


    第(2/3)页

    圣人看到一套套的书籍。尤其是那套堪称农业百科全书的非常高兴,兼之他与冯延寿是同过窗、扛过枪、嫖过娼、分过赃的铁哥们。摆着手指算了算,圣人发现。咦,玉郎已经守了五年多的孝了,眼瞅着就要‘到期’了呀。

    又扒拉了一下朝中的好差事,发现两淮还缺个都转运盐司使,这可是个极重要的差使啊,可以说是大齐朝的半个钱袋子,这种有油水又至关重要的位置,还是交给自家人最放心。

    再加上江南盐务糜烂,死眼泛滥成灾,收取的盐税越来越少,傻子也知道两淮盐政出了问题,需要个性格坚韧、心智坚强、聪明能干且又根正苗红的人去治理。

    圣人拿着要求一一比对了下,发现两淮都转运盐司使根本就是为冯延寿量身定做的官职。

    于是,冯家刚除了孝,圣人便一道圣旨砸下,命冯延寿去江南给他收盐税去。

    冯延寿果然是个办实事的人才,领了圣旨,二话不说便带着家眷去了扬州。

    随行的不但有冯家的一家主仆,还有十几口棺材。

    携棺上任,这倒也没什么稀奇,古代便有类似的例子,是表明当官者的决心和一种威慑——扬州的大小官员和诸位盐商们注意啦,本大人来做盐司使,是把命都赌上了,你们哪个不怕死的只管来招呼。

    可问题是,冯延寿你丫的带自己的棺材也就罢了,作甚带这么多的棺材来?!

    某些有心人数了数,发现,就算加上冯延寿的老婆和四个刚成亲的弟弟,一家人也总共十口棺材,除开冯家人,还特么的剩下好几口咧。

    有心人又回头数了数,发现跟两淮盐务扯上关系的官员,不多不少,正好八、九个人,跟剩下的九口棺材正好对上!

    ……泥煤,冯延寿这厮太阴险了,自己拿命来上任也就罢了,居然还想将两淮盐务的官员们一起拉去阎王殿。

    除了一口口的黑漆棺材,冯延寿还带了上百人的护卫,名曰‘家丁’,实则是身手不凡的禁卫军。

    棺材彰显了冯延寿的狠心与决心,而‘家丁’们则代表着冯延寿不是赤手空拳来扬州,而是带足了‘打手’。

    另外,冯延寿是圣人的伴读、铁杆心腹,圣人给了他密折专奏权,可随时随地不受任何限制的跟皇帝打小报告。

    冯延寿做足了准备奔赴扬州,两手铁拳毫不留情的打击不法盐商和贪腐官吏,只一年的功夫,便将扬州知府、盐司使同知等好几员大官拉下马,又接连抄了几个富得只会作死的盐商的家,年底的时候,便往京城运送了远超去年近四倍的盐税。以及一船一船的平价官盐。

    圣人大悦,数次在大朝会上称赞冯延寿是‘能臣’,是他的‘肱骨’。

    有了圣人的大力支持。冯延寿继续在扬州大刀阔斧的整顿,不过三年。就把两淮的盐务肃清。

    接下来又是三年,为朝廷奉献了大量的盐税和官盐,直接丰盈了大齐的国库。

    圣人愈发开心,但冯延寿却不愿总在一个地方待着,趁着在江南之便,他收集了许多西洋贸易的资料,给圣人上密折,建议重开市舶司。整顿海关。

    说得直白些,就是开设外贸关卡,收税!

    有了大量的盐税补充,大齐国库充盈不少,但谁都不会嫌钱多。圣人的陵墓还在修建,正是需要大把银子的时候。

    所以一听‘收税’这种好事,圣人顿时来了兴致,仔细研究了冯延寿的密折,发现市舶司这个衙门还是有必要开设的。

    圣人不是个不食肉糜的蠢皇帝,闲暇时。他会换上便装出宫逛个街、探访下民情。而东大街上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银楼、钱庄和西洋铺子。尤其是西洋铺子,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

    京中不少权贵都悄悄涉足了这个行业,就连几个出宫建府的皇子也暗中掺和了一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