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三国之势-《清末枭雄》


    第(2/3)页

    这一系列的改革,其实和五十年代的满清改革有些类似,当初面临着生死存亡之际。满清也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教育上,他们开设了经济特科,经济上。他们推广了厘金制度,后世人兴许一听厘金就以为这是满清对人民的压迫,但实际上并不能简单的这么评论。厘金实际上就是商税。

    清朝的厘金制度之所以被人批判,主要还是因为清廷中央不够强势。无法直接掌控厘金,从而让地方督抚获得了开设厘金的大权。进而演变为财政权力被地方督抚所掌控,那些地方督抚们为了征收更多的厘金,所以是在省内无节制的开始厘金关卡。

    如果是中央统一征收厘金的话,那么厘金只是一种很正规的商税而已,和帝国现在执行的各种工商税没有多大区别。

    除了政治、经济这些外,清廷最主要的改革还是军事改革,从最早的练军、再到李鸿章的新军,然后再到大清陆军,到清朝灭亡之际,清廷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最基础的新式军制改革,从传统的冷兵器部队过渡到了近代的线列军队。

    可惜,他们那个时候遇上的是已经换装了后装步枪的中华军,所以依旧是一败涂地,最后被无情地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相对于满清而言,德川幕府的运气好要的多,他们的改革和满清的改革非常的类似,都是偏重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其他的主要是做做样子,但是因为中华帝国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这种半吊子的改革愣是让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甚至把明治政府都给压制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处于弱势的明治政府看见松前藩竟然背叛了德川幕府,并且独立建国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一方面是派遣使者前往北海国联络,另外一方面当他们得知德川幕府竟然准备从前线抽调军队去讨伐北海国。

    这对于明治政府而言就是天赐良机。

    很快,超过两万名的明治政府军就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就等着德川幕府从前线抽离部队去讨伐北海国,然后他们就一举杀到大阪,甚至杀到江户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