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五章 谷神星-《大矿主》


    第(1/3)页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中的一大奇景。

    在火星的公转轨道之外,木星的公转轨道以内,两颗行星之间宽阔的星域中,漂浮着数以十万计以上的小行星。这些好像是某颗星球解体后形成的残骸,就这么静静的在空旷的太空中,围绕着太阳一刻不停的旋转着。

    可能会有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条鼎鼎大名的小行星带是在远古时期某颗星球被撞击并解体之后形成的产物,而小行星带的这种模样,也确实和很多科幻电影中星球被打爆之后形成的模样差不多。

    但实际上,小行星带的形成原因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但一个比较通用并且公认的说法是,小行星带并不是由某颗成型的星球被撞击后解体而形成的。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因吸积过程的碰撞普遍,造成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丛集,一旦聚集到足够的质量即所谓的微星或者叫星子,便能用重力吸引周围的物质。这些星子就能稳定地累积质量成为岩石行星或巨大的气态巨行星。

    当年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便在这个星域形成了,如果这些星子没有其他原因的话,相互碰撞,慢慢的就会演化成为一颗和地球类似的岩质行星。事实上,地球、金星、火星这样的岩质行星,其形成大都是需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但可惜的是,在小行星带的外部,出现了一颗比地球的质量要大318倍的气态巨行星木星。当然,或许在那个时代,木星还没有那么大的质量,但那个时候的木星质量也已经是绝对不可小觑的。而且,小行星带的这些星子所处的轨道,有很多区域都会与木星发生轨道共振,强大的轨道共振引发的力量,会扰乱这些星子原本运行的轨道。

    就这样,夹在木星和太阳之间的这些星子,被两颗引力都非常巨大的星球撕扯着,同时又受到木星轨道的轨道共振作用,导致这些原本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颗新的岩质行星的星子们,再也无法凝聚在一起。

    而且,因为太阳和木星引力的牵扯,还让这些初具其型的星子相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这就导致了更多的碎片和残骸产生。

    可以说,小行星带就是在木星和太阳这两大杀手的共同作用下,“被形成”的。

    整个小行星带中包含着超过五十万颗以上大小不等的星体,还有数不清的星际尘埃。在这条小行星带中,最大的一颗星体就是直径只有950公里左右的矮行星谷神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