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拍卖的奇迹-《乱清》
第(2/3)页
京城内外,中了魔怔一般,沸腾起来了。
“公主妆奁拍卖会”,不是一次过的,而是分成了“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入场之前,先要买筹,凭筹入场。
这一根筹子呢,作价五十两。
就是说,您要把“公主妆奁拍卖会”四个专场转一圈儿,就算一个“御赐物件”也不“拍”,也得先掏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
看起来不少,然而,在有意参加“公主妆奁拍卖会”的人士中,能够拿到这根“认筹”的,还不足五分之一。市面上,一根“认筹”,直炒到了一千两银子。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主妆奁拍卖会”的好处,不能叫北京人全占了,不然就不公平了嘛。为示“圣恩普降,雨露均沾”,顾问委员会决定,“公主妆奁拍卖会”在上海另设一“分会”,亦分为“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
于是,举国上下,都沸腾了。
江浙皖一带的富商,蜂拥而入上海,
广东的富商,坐海船北上;两湖的富商,沿长江水道,买舟东下,目的地相同:上海。
围绕着“公主妆奁拍卖会”,上海一时众商云集。
大半个中国都晕乎乎的,连洋商也争先恐后的搀和进来了。
同样的“公主妆奁拍卖会”,北京和上海,还是有着微妙的分别的:北京,更多的人盯着“公主”二字;上海,更多的人盯着的,是“轩亲王”三个字。
后来的事实证明,同样热潮滚滚,但“轩亲王”三字,似乎比“公主”二字,更有吸引力。“公主妆奁拍卖会”的收益,上海的“分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远远超过了北京的“主会”。
说到“收益”,嗯,所有的人——包括关卓凡自己,都或多或少的被最后的数字吓到了。
“认筹”加“拍卖”,再除去办这个“拍卖会”的各种使费,余款一共是三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两白银。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几乎是一台一万两白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