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章:拈花一笑-《逍遥江山》
第(2/3)页
杨峥似笑非笑的看着大小姐艳若桃花的脸颊,舒展的眉头,以及动人的声音,心道:“我的乖乖,若是大小姐天天都能这么温柔,那还不舒坦死老子了?“
沈公子一听大小姐为出题官,登时大喜心道:“这彭家姐姐虽也有些才学,可一介商贾之女,才学再高,也高不到那里去,这三关怕也不难?”
众人多有这种感觉,人人面露惊喜之色。
台上的大小姐说了几句话,忽然扑闪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扫了一眼众人,柔声问道:“请问场上诸位公子知晓石榴的来历?“
“石榴……?”众人一愣,今日是来过关的,可不是来谈论石榴的,毫无准备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人作答。
场上诸多公子中,唯独沈公子才学过人,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抬头看了一眼众人,见众人包括杨峥在内都是一脸茫然之色,心头顿时大喜,心道:“你也有不知道的,这下该是我露脸的时候了!”脸上得意了一笑,抢先一步道:“在下不才,倒是知晓一些?“
大小姐道:“哦,沈公子请说?“
沈公子道:“在下昔日熟读史书,书上所载,公元前一百一十九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自此以后,石榴便在中原大地留了下来,不知在下说得对不对?“
“沈公子果然博学多才,这石榴的确如沈公子所言,乃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物,自引入中原后,石榴花开于初夏。绿叶荫荫之中,燃起一片火红,灿若烟霞,绚烂之极。赏过了花,再过两三个月,红红的果实又挂满了枝头,恰若“ 果实星悬,光若玻础,如珊珊之映绿水。”正是“丹葩结秀,华(花)实并丽。为我中原人所喜欢,被中原百姓赋予了种种寓意,今日这第一题便是石榴了?“说着冲着身旁的一个丫鬟点了一下头,那丫鬟会意将一个盒子地送了上前,大小姐接过盒子,启开了盒盖从中取出了一个石榴,那石榴极大,皮红如火,若不是皮上面布满了许多褐色的斑点,让人误以为是个苹果?”
大小姐将手中的石榴拖了起来,随后伸出右手,轻轻在石榴褐红色的外皮上扒开了一块,露出几粒珍珠般的籽瓣来,那榴籽晶莹剔透,好不诱人。大小姐目光一一从众人脸上扫过,笑吟吟的道:“请诸位公子答第一题?”
“以石榴为题,这丫头还真有一套啊?”杨峥摇了摇头淡然一笑:“如说考较诗词歌赋,这些公子或许还能应对一下,可考这种智力的问题,这些平日里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狗屁才子未必就擅长了!”
一切如杨峥所料,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吟诗作对,四处卖弄风流,哪里会去玩什么智力测试这种在他们眼里毫无用处的东西,一听不是考较诗词歌赋,人群里立即有了不满之声。可规矩是人定的,想要抱得美人归,就须按照人家的规矩来。
“这丫头还真有些与众不同啊,老子越来越喜欢这丫头了?“杨峥吧唧吧唧了两声,脸上洋溢着嘿嘿的笑意。
沈公子大小姐只是拿出了一个石榴,既不明示,也不说明要求,饶是他自问学问风流第一,也有些看不明白,犹豫了片刻道:“大小姐的试题果然有些别致,只是这试题我等有些不明白,还请大小姐在说明白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