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章:江南春雨-《逍遥江山》


    第(2/3)页

    也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江南的气候影响,往日很少下雨的山东刚进入四月中旬,也开始下起了雨来,起初是阴雨霏霏,谁也没在意,谁让是春日,有些阴雨天再正常不过了,但很快这里的百姓就看出了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天象似要变。

    先是阴雨霏霏了一阵,就在所有人认为该停下的时候,雨水出奇的没有停下来,还跟着着实下了好几场大雨,那叫一个哗啦啦的下,据山东的百姓说,这样连续的大雨,十多年没不曾见过,想不到今年的春日下了这么几场大雨,如今的山东府各地都变成一片沼泽,不少良田都被冲毁了,刚刚下的庄家也都给淹了,看情形是活不了,要说这样灾情也不算严重,放在别的省份也能应付,可山东比不得其他省份,地处军事要地,自从晋后,南北朝时期,争战频仍,人口锐减,土地破坏严重,昔日堂堂的礼仪之邦已是破败不堪。

    直到唐代,山东才开慢慢恢复元气,因有河道穿过,从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今青州、济南)等地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一时山东重新焕发光彩。

    只可惜,好景并不长,唐朝后期,战乱又起,刚刚恢复生气的山东再一次饱受破坏。

    元朝后,定都大都,山东作为元大都的门户,军事位置越发重要,鞑子皇帝在山东设东平、东昌(今聊城)、济宁、益都、济南、般阳(今淄博市西南淄川)等路,由朝廷派遣大将坐镇坐镇益都,指挥各路军政。

    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江南各方势力后,开始北伐之战,首战便是大都的门户——山东。到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山东一时“多是无人之地”好不凄凉。

    为了恢复山东,朱元璋奖励人民垦荒。南直隶的徐州道、太仓道、颍州道,由山东省代管。至洪武二十六年,耕地面积有七千二百四十二余万亩,是北宋时期的两倍多,到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如今的山东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重新焕发“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这些年来,家家户户倒也赚取了不少,总算是都有些余粮,碰上了这些天灾年月还能对付一些时日,再者,一些有良心的商贾在城外连续数日开设米粥场,救济了一些因大雨所导致灾民,大雨虽没停下,但山东也没出什么乱子。

    只是这样的天气,对于酒家来说着实头疼的很,因大雨出来吃饭喝酒的人就少,更被说谁也不敢保证这雨还要下到什么时候,为了保险起见,家家户户的都将手中的闲钱购买了粮食,没了闲钱吃喝玩乐的人就少了,让一品居的店家可愁大了脸色。

    店内已经有些时日没来过客人,这雨水若在这么下下去,一品居迟早要关门。

    酒家是个身材偏瘦的中年汉子,脸上明显的带着北方的汉子的粗矿,此时正在柜台前算着这些时日账目,从三月初的那几场大雨开始,店里的生意是一落千丈,让他好生头疼的很,前些时日还有几个老主顾来喝上两杯,这两日一个人影都没有,对着账目好生感叹了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