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章:纸寿千年-《逍遥江山》
第(2/3)页
张翼一把走到杨峥跟前,伸手入怀摸出一张信笺来,递给杨峥道:“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弥勒教教众出现了,还将沈公子给掳了去?这是他留给你的信笺?”
杨峥与沈艳秋一听弥勒教三个字,心头一跳,待听到掳走了沈小月,脸色不由一变,如今弥勒教已被灭,李福达身为弥勒教教主必然是一心想着报仇,他竟去而复返,连夜深入古城之中,还掳走了小月,做什么打算,两人心知肚明了。
杨峥不及多想,道:“ 快,马上派人去找?”
杨峥一番令下,其余众人当下开始去下达号令,寻找弥勒教教主。
沈艳秋面色苍白, 忙迎上前道:“坏人,真是李福达么?“
杨峥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笺,无论是从语气,还是从这信笺告知的内容,都像是李福达的做法,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嗯,是他?“
沈艳秋面色苍白如纸,神色显得极为紧张,她在弥勒教多年,自然知道李福达的手段,不知他这会让用什么手段折磨小月,她与小月亲如姐妹,陡然听到她落入了李福达的手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镇定。
杨峥看她吓的厉害,忙走过去轻轻的拍了怕她后背,柔声道:“你也不太着急,李福达既留下这封信笺,那足以证明他不会乱来,而他让人交给我,那说明他的目的是我,抓小月只是引我前往而已,所以在我没去之前,小月应该是没事的?“
沈艳秋毕竟是聪明之人,稍微镇定后,细细一想的确如杨峥所言,如今的杨峥对李福达来说,应该是有灭教、夺妻之狠,再没杀杨峥之前,小月是他唯一的筹码,所以不会有危险。
“我们该怎么办?“沈艳秋仰着小脸问,目光中有几分期盼。
杨峥看了一眼信笺,对着沈艳秋晃了几下,道:“你看一下这是什么纸?”说着将手指的信件递了过去。沈艳秋伸手接过,轻轻捏了捏,疑惑的道:“这是宣纸?”
^^^^^^^^^^^^^^^^^^^^^^^^^^^^^^^^^^^^^^^^^^^^^^
宣纸又名泾县纸 原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纸”),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据说这宣纸的由来,还有几分传奇之处。当年东汉大造纸家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
但这种纸张制作起来,极为不容易,便是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青檀皮,如缺乏原产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青檀皮的品质也不一样,所生产出的宣纸有很大区别,所以历朝历代对宣纸进行了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对宣纸的定义为“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江浙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青檀树和水稻杆均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所以江浙一带少有几处制作宣纸的所在,只要让人细细一查,并不难查出李福达的所在。
沈艳秋听他这么一解释,立即会意了过来,轻吐了一口气,道:”幸好有你在,不然人家不知该如何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