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章:促织太子-《逍遥江山》


    第(2/3)页

    一番计较,王振走上前,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棺头蟋蟀放入了小花罐里,如此一来,斗蟋蟀就开始了。

    ^^^^^^^^^^^^^^^^^^^^^^^^^^^^^^^^^^^^^^^

    斗蟋蟀  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斗蟋之戏,约源于唐,据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书中有《金笼蟋蟀》条曰:“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人们在玩赏蟋蟀过程中,终于发现两尾蟋蟀(即雄性者)具有好斗的特性,于是率先在宫禁中兴起斗蟋之戏,此后,这种游戏,便一直传了下来,到了南宋,斗蟋蟀已经不限于京师,也不限于贵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戏。

    京城里的人,在七、八月间,家家都饲养促织(也就是蟋蟀)。

    只要走在市井中,都可以见到路上行人提着瓦盆泥罐,内装蟋蟀,当时不分男女老幼都以斗蟋蟀为乐。

    最出名的莫过于蟋蟀宰相贾似道了,此人对此道极为喜爱,  常和他的臣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以娱嘉宾,并规定凡是在斗蟋蟀时,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因为这是”军国重事”。正是太沉迷于此道而误了国事,因此被后人戏称为”蟋蟀宰相”。

    此时,王振的棺头蟋蟀一放入罐中,黑头将军立即奔了过来,两只强健有力的后退微微一蹬,身子便跳了起来,动作灵活让人惊叹。

    黑头将军对准了王振的棺头蟋蟀,扑了过去,两只蟋蟀立即就掐在了一起,黑头将军仗着身手灵活,后腿强劲有力,按住棺头蟋蟀,张开血盆大口,使劲咬着对方的下巴往前推,棺头蟋蟀也是蟋蟀中的精品,力道也不小,丝毫没有后退。两只蟋蟀就在小小的花罐里,彼此撕咬。

    朱瞻基极为激动,不停的在一旁大喊大叫,这会儿他那里还是大明帝国的太子,那激动的模样,与市井中的一些赌徒没什么两样。

    王振到不关心这两只蟋蟀的决斗,他本就不好此道,不过为了讨得太子的欢心,不得不做出一副欢喜的模样,再说了,无论自己的蟋蟀如何的厉害,又怎么能赢得过太子呢?所以这一场胜败,他早已不关心了,他关心的是太子开心不开心,只要太子开心了,他的好处就不会少,一次开心不够,那么十次,百次呢?嘿嘿——?“

    两只蟋蟀斗了一阵,忽然朱瞻基的黑头将军不动了,  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对方的蟋蟀欺负了上来撕咬。

    朱瞻基心中大为焦急,这只黑头将军是他所有蟋蟀中,最为喜欢的一只,勇猛好斗,从未败过,所以对这只蟋蟀极为看重,此时见它趴在罐子中,一动不动,不觉有些气恼,自己是堂堂的太子,若是输给了一个太监,传扬了出去,这面子还往哪儿搁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