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章:大手笔,大气魄-《逍遥江山》
第(2/3)页
但眼下,他可不敢说,今日丢出的事情,足够这帮群臣去捉摸,去猜测,等他们回过神来,又是无休止的争吵了,到那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多年的监国经验告诉他们,对付这些群臣,最好的法子,就是在他们还没触及自己的意图之时,趁早离开,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朱高炽个身旁的太监丢了个眼神,贴身太监海涛会意,一甩佛尘,尖着嗓音喊道:“退朝!“
朱高炽迅速站了起来,不待群臣高呼万岁,便转身离去。
“告诉三位杨阁老,说朕有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去东暖阁等候?“临转身时,朱高炽对海涛吩咐道。
海涛躬身道:“奴才明白!“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明初文华殿作皇帝常御之便殿,皇帝常在此地办公。
整座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此时文华殿的东暖阁里,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 、蹇义、金幼孜、夏的吉等一干群臣都坐在暖阁里,耐心等待着。
众人尚未从刚才的惊愕之中回过神来,尤其是户部侍金幼孜更是如此,皇帝竟给靖难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平反,还说他们是忠义之臣,这不是打自己老爹的脸么?
对于当年的那场叔侄大战,谁是谁非的确不好说,毕竟这是皇帝的家事,容不得外人评说,但就个人情感来说,金幼孜是比较倾向与朱棣的,一个藩王而已,实行推恩令便可以了,偏偏建文帝不肯,听信了黄子澄的建议削藩,削就削了,可偏偏弄得满朝风雨,一干皇子皇孙,杀的杀,囚的囚,流放的流放的,这样的对待,不反抗才怪呢?当然了,仅这一点不足以让金幼孜对朱高炽的今日所做有所不满,更多的是朱棣做了皇帝后一系列大手笔,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