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浅谈伪军二鬼子(求订阅!)-《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2/3)页

    其实,不管是花和尚还是梁尚仁,甚至是马铮自己,都远远高估了这群汉奸伪军的战斗力。他们只是看到了伪军精良的装备以及伪军士兵一个个壮硕的身躯,却没有看到他们一个个困乏的思想感情,更没有想到伪军士兵们对这场战斗的实际想法。

    日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强悍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日军一手组建起来的伪军却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不堪入目不说,而且声誉又极其的差。

    对于日军和伪军战斗力高低不均衡的问题,后世就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一大批“砖家”和“叫兽”吵吵闹闹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

    但是有一些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事实上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并不需要伪军,他们始终认为中国政府不会坚持多长时间,三个月灭亡中国并不是胡乱吹出来的,当时日军高层就是这么想的。

    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中国政府和军民并未像日军想象的那样彻底的崩溃,反而反抗愈加的有力。尤其是在日军占领的大后方,反抗活动此起彼伏,这里面除了一部分国民政府领导的游击队、行政公署外,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领导的八路军正规军和游击队。

    也正是由于这些部队的存在,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的同时也牵制了大批的日军,侧面支援了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

    日军高层很快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他们发现为了镇压占领区的反抗势力而牵制了大量的用于进攻作战用正规军,导致前线作战兵力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大本营高级军官希望利用当地现有的兵员维持统治。

    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占领区现有的人员毕竟有限,依靠有限的人员又怎么能维持好如此广大的占领区?所以日军高层想出一条并不高明但是却很有效的毒计——以华制华。

    其实日军的所谓的以华制华很简单,在抗日战争全面爆之前就没少用,炮制出了伪满洲国和为蒙疆自治政府等傀儡政权,而这些傀儡政权麾下的武装力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伪军”、“二鬼子”、“狗腿子”。

    根据史料记载,1938年时,除伪满洲国的武装力量外,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8万人人,而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主要是隶属于华北治安军。

    但是随着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5万人,并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其兵力最多的时候达到百万人之巨。

    根据中国政府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统计,除伪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

    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与在华日本军队的数量相当,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根据统计,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过侵略军队数量的国家,这个比例造成的奇异现象一直是战后被中国人民诟病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