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磨蹭招抚,定下基调-《大明末年》


    第(2/3)页

    说完,心底又想反正自家也不是真心投靠,无非借此机会与朝廷缓和气氛罢了,等有朝一日,还是得打,索性漫天要价,坐等朝廷还价罢了。

    而朝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个大臣们,各个都是人精,眼下招抚自家,无非是想拖着等到大凌河之战结束,然后抽调所谓的辽东铁骑入关平叛罢了,自己在他们眼中,恐怕也就是个跳梁小丑罢了。

    但谁人能预知?朝廷不仅在大凌河惨败,连带着增援辽东的的山东李九成和孔有德也发动了内部叛乱,他们可是辽东毛文龙麾下旧日精锐,若是向北,就时刻威胁顺天府的安危。

    届时,就算大凌河之战结束,朝廷回过头来,也非得以主力先行扑灭山东的叛乱,恐怕几年工夫之内,朝廷的主力是不可能调入山西来打自家的。

    而根据自家有限的记忆,山东可算闹了几年还未平定,有这两年的工夫,自家指不定膨胀到了个什么地步,届时谁找谁算账,还说不定呢?!

    所以说话也没个顾忌,算是摸准了朝廷的命脉,口气也愈发的重了起来,叫魏伯安心中一阵紧张,暗自思量道,怎么这贼人愈发的猖狂了?莫不是改变了招抚的念头?想要与朝廷决一死战了?!

    可惜他位卑而职低,眼下形势又是李璟占据上风,遂不敢正面反驳,生怕李璟一个不喜,直接叫人推他出去,若是耽搁了差事,自家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如此,哪怕为了自家的前程,也只能小心翼翼的。

    不过他也不能坐视不理,只能面带小心陪着笑,“将军,本朝自古以来,就未有白丁一跃而为全军之大帅者,凡事讲究循序渐进,若是将军贸然初登高位,恐怕也是周遭窥视万千啊。”

    “这有何难?”李璟只是遥指自家在周围放哨警备的健壮亲卫,意得志满的说道,“我只有大军在手,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朝廷畏我,并招抚于我,便是畏惧我有军一支,不然早叫我做了刀下之鬼。

    不过,与你闲谈,恐怕也谈不出什么了,你只管回去报信,给那能做主的说说,此次乃是最后一次,若是三日之内,再不应允我的条件,我便兴大军破了阳曲,直接去平阳临汾找张总督亲自面谈,届时看他允是不允!”

    “将军如何如此啊?”魏伯安一听,顿时变了脸色,要知道张宗衡也无最后拍板决定的权利,与李璟谈的如何,最后都要抄录送上京城,由当今皇帝下旨才行,不然都是空谈,而他到阳曲经平阳一个来回,哪怕是快马急报,也得两日工夫,限时三日,怕是李璟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求招抚之事了?!

    这样,想着自家的前程似乎也泡汤了,顿时急了,竟然不顾场合的,仗着前几次李璟的不杀之恩,想要上来继续劝慰,可惜叫那尽忠职守的亲卫阻挡开来,纷纷怒目而视,只等李璟一声令下,就叫他人头落地。

    魏伯安无法,叫两个亲卫拉扯着就要丢开,顿时急了,冲李璟所在的位置嘶喊道,“将军好谈啊,好谈啊,莫要一时冲动,坏了大事啊。”

    “还有什么好谈的?这也不肯,那也不许,干脆不要再谈了。”李璟这番话,并非吓唬他,而是被朝廷三番五次的小家子气给折腾出来的,按说流贼之中,也并非没有受到招抚的,如明末出名的流贼招安白广恩部,上来便是个守备官职。

    但他才多少人马,不过区区数千人马,尽是些农夫啥的,能有自家数万大军来的重要?若是朝廷之中,有几个带脑的,就不该只拿个守备参将职衔来搪塞自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