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怀柔-《明末之成王败寇》
第(2/3)页
阅卷的时间持续十天,六月十八放榜。
马懋才主要出的题目,是第二场杂文和第三场策论考试的题目,这是两篇八股文,题目当然出自于四书五经,至于说第一场的贴经,则是府学的教谕从四书五经之中摘录,由马懋才审核。贴经是考试记诵四书五经的章节事宜,相比较其余两场考试,题目相对简单一些,不需要马懋才亲自出题。
府试和县试比较起来,要严格一些,至少采取了糊名制,但是与院试和乡试比较起来,自由度还是大一些的,从出题目方面就可以看出来,知府出题目的时候,虽说考题出自于四书五经,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的诸多政事进行议论。
其实县试和府试,一直都带有这等的含义,知府和知县希望从考卷之中,得到一些提醒,以便于在署理政务的时候,把握住关键,不过到了院试以上,这种情况基本就不存在了,那就是纯粹学识方面的考校了。
通过了府试,被称之为童生,算是读书人了,但没有功名,也就享受不到诸多的待遇。
童生才有资格参与院试,夺取秀才的功名。
马懋才出题目,还是要借鉴辖下各州县县试的考题,而且各州县的县试案首的文章,一定要送到府衙,马懋才也是要亲自看的,要说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几百年不知道出过了多少的考题,故而出题目这件事情还是有些难的。
今年的府试,出现了小小的意外,那就是米脂县的县试案首吴帆徽,成为了争议人物。
五月中旬,马懋才收到了米脂县知县卢为标送来的信函,紧接着米脂县贺氏家族也送来了信函,卢为标的信函,说及米脂县内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之间的纷争,因贺氏家族对本届县试案首不服气,故而诬陷吴氏家族及县试案首吴帆徽。
贺氏家族的信函,可以称之为诉状,言县试案首吴帆徽品德有亏,没有资格参加府试,应该要取消其考试资格。
马懋才对米脂县的情况略微知道一些,更是知道贺氏家族,毕竟米脂县前任知县,就是因为与贺氏家族发生摩擦,最终灰溜溜走人的。
那个时候马懋才尚未出任延安府知府,上任之后,对这样的事情是颇有微辞的,不过是县内的一个家族,居然逼走了知县,可见其势力的庞大,不过书香门第出身的马懋才,也知道士大夫家族的力量,不是他任内发生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刨根问底了。
两份信函,马懋才都仔细看过了,还专门将吴帆徽的文章拿出来仔细看了。
看过之后,马懋才对这个吴帆徽有了不一般的印象,至于说贺氏家族是不是诬告,卢为标的信函之中说的非常清楚。
不过贺氏家族信函之中还说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这是卢为标没有做出解释的,若是这件事情真的存在,那么吴帆徽的确没有资格参加府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