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授人以渔-《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第(2/3)页
百姓喜笑颜开,心想:“此人深知百姓心声,若由此人做百姓之主,百姓可就享福了。”
但随即肖逸就话锋回转,道:“授百姓以鱼肉,固然直接,得百姓爱戴。但是,诸家作为百姓之首脑,当思忖人类长远之发展。百家文化虽盛,但百姓之念,只在乎生死之间。故而,肖逸以为,百姓教化,当融合百家之基本德教,摒弃所有争议之言,告之百姓何为真德真善,使百姓自身具备甄别善恶德怨之智,如此足矣。”
此话一落,现场顿时变得不安起来。
融合百家,兹事体大。此话若有在场其他任何一人说出来,此时只怕早已被轰下台去。
肖逸见状,当即补充道:“名为融合百家,其实不过是汲取了各家关于德教之精华,不分家,不分派,更不分高低。各家所学,当作为追求天道之学术,继续深研,但是务必绝迹于世俗之间,不可为百姓道也。”
百家终于听得明白,肖逸之言,并非是让百家融合,而只是汲取百家的基本德教,综合作为育民之用。对百姓而言,只知基本道德,而不知儒、墨、道等诸家之名,对百家之声誉并无影响。
百家一听,还可接受,情绪稍缓,瞬间安静不少。
“融合百家德教精华,使百家绝迹于世俗之间。此事亦非儿戏之事,诸家反应竟然如此淡然,委实难以置信。”那处在祭台上方的风军师见状,不由得惊叹不已。他弈棋输了之后,就专心致志听肖逸论道。
那学宫宫主道:“这就是人性之弱点。此子对人性把握极准,确实令人惊叹。”其话语之中竟也有了些许惊讶之意。
风军师仍不解道:“此话怎讲?”
那学宫宫主道:“求之以中,却先言之大。大之不可,再退而求中。此时,求必果。此计类似商家讨价还价之说,再换言喻之,使人先闻鼓声,人必说,鼓声大,双耳难以忍受;再闻雷声,又说,雷声更大,双耳更难忍受。但是若让人先闻雷声,再闻鼓声,人必说,鼓声小,可以忍受。”
那风军师惊道:“他小小年纪,怎懂得如此心机之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