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感化-《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第(2/3)页
铭轩不解道:“师弟何意,难道就放任他们胡来?”
肖逸道:“其实,我担心师兄的正是此点。铭浩和静灵的师父分别是长和和长靖二位真人,他们二人对你一人,又有师父在背后撑腰,你一人之言,又有谁能信?只怕是弄巧成拙,妄自送了性命。”
铭轩一想也是。急道:“那可如何是好?”他胸无大志,为人平和。却甚是懒撒,经不起大事,顿时没了办法。
肖逸道:“若是师兄信得过我,就听我一言。你回山之后,什么话也不要说,就说是在九幽之地时。被怨灵侵入,丢失了部分记忆,已记不得如何与铭浩分开了。如此,铭浩见你对他没有威胁,也不致加害于你。”
铭轩惊道:“难道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肖逸道:“师兄无须激动。作为修道之人。他二人纵然无道,我们却不能不善。再者,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我们不去揭发他们,是给他们一个悔过的机会。若是他们死不悔改,继续作恶,天道因循,必然会遭天谴。”
“这……”铭轩一时难以接受,说不出话来。
公梼原道:“肖逸小友,以德报怨,实在令人佩服。”
南宫逍礼却道:“报怨以德,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他们不德,贤弟又何必以德报之?”
肖逸知道此乃儒、道两家道法之争,微微一笑,不敢接茬,只是道:“世事艰难,不得已时,只能一切从权而已。”
儒家人皆不以为然,还待再说,肖逸忙问铭轩道:“师兄,可记下了?”
铭轩终于点了点头,道:“《道德经》中讲: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师弟说的对,是愚兄执拗了。”
儒家人见铭轩已然答应下来,便不好再说。肖逸偷吁了口气,庆幸没有引起争论。
铭轩忽然深鞠一躬,行个大礼,道:“愚兄多谢师弟了。”
第(2/3)页